[發明專利]一種融合視覺特征和卷積神經網絡的道路擁堵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32264.5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55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柯逍;施玲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17;G06K9/00;G06K9/4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融合 視覺 特征 卷積 神經網絡 道路 擁堵 檢測 方法 | ||
1.一種融合視覺特征和卷積神經網絡的道路擁堵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對輸入的影像視頻序列進行移動前景檢測與背景建模,得到原始影像的背景和初步移動前景;
步驟2:將初步移動前景集合輸入卷積神經網絡,進行移動車輛識別,排除其他非移動車輛的移動前景,得到最終移動前景集合;
步驟3:利用最終移動前景集合計算反映交通狀態的圖像視覺特征,所述圖像視覺特征包括交通密度、交通速度、交通占有率和交通流量;
步驟4:計算圖像光流直方圖的信息熵;
步驟5:利用交通密度、交通速度、交通占有率、交通流量和光流直方圖的信息熵,判斷交通道路擁堵狀態;
其中,所述步驟3中,圖像視覺特征的計算方法如下:
對待檢測的大小為M×N的圖像I計算灰度共生矩陣Mglcm,i,j表示0~255之間的灰度值,則灰度共生矩陣Mglcm第i行第j列的值Mglcm(i,j)為:
Mglcm(i,j)=#{(x1,y1),(x2,y2)∈M×N|I(x1,y1)=i,I(x2,y2)=j},
其中,#{·}表示集合元素的個數,I(x1,y1)表示圖像I在位置(x1,y1)的灰度值,且位置和θ分別表示(x1,y1)與(x2,y2)的偏離步長和方向;當取水平方向時,θ=±(1,0);取垂直方向時,θ=±(0,1);取45°方向時,θ=±(1,-1);取135°方向時,θ=±(1,1);取灰度共生矩陣Mglcm的反差特征值Con作為交通密度,
Con=E(Con')
其中,Ng為圖像灰度級,E(·)為數學期望;
計算待檢測圖像的金字塔Lucas-Kanade光流場,計算光流的期望值v*作為交通速度,
其中,v'm為在金字塔圖像上對第m個跟蹤角點計算出光流速度,n是光流場中跟蹤的角點個數;
對最終移動前景集合,計算交通占有率σ,
其中,dp表示最終移動前景集合的第p個元素即第p個前景塊目標,S'(dp)表示該前景的連通區域的最小外接矩面積之和,q表示前景塊目標個數,S為圖像道路面積;
統計最終移動前景集合中運動目標前景數量,計算交通流量γ,
γ=#{dp|dp∈D}
其中,D為最終移動前景集合,#{·}表示集合元素的個數;
其中,所述步驟5具體包括:
步驟51:利用交通密度Con、交通速度v*、交通占有率σ、交通流量γ和光流直方圖信息熵Ent計算擁堵系數
其中,wCon、wσ、wγ,wEnt分別為交通密度Con、交通占有率σ、交通流量γ和光流直方圖信息熵Ent的權值系數,ε為誤差調節因子;
步驟52:利用道路擁堵系數來判斷交通道路所處的交通狀態,當時,道路擁擠;
當時,道路緩行;當時,道路通暢,其中,與分別為預設的最大和最小判別閾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226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