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路板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32255.6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99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沈洪;李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達電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34 | 分類號: | H05K3/34;H05K3/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104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黃***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路板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線路板處理方法,該方法包含如下過程:對線路板物料做成型處理,之后對線路板物料進行第一次沉錫處理,然后烘烤沉錫后的線路板,對線路板全部區域進行SR油墨印刷,最后進行第二次沉錫處理。通過采用兩次沉錫,第一次沉錫與第二次沉錫之間進行烘烤,使得產品整體沉錫厚度得到保障,同時避免了沉錫層表面錫須的發生,提高了產品的安全可靠性,極大的降低了線路板發生短路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線路板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線路板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電子機器的顯著高機能化,電子元件也要求進一步的高細線化,高密度化。在LCD驅動器用IC的基板安裝,也就是內引線搭接ILB(Inner Lead Bonding)中,也要求對應于內引線搭接的更近一步錫間距化的工法。這種ILB工法以Au-Sn共晶結合較為有利。錫間距化中的錫由形成于引線表面的鍍錫層所供應。鍍錫層表面會有錫須(whisker)發生,此錫須與相鄰的配線圖案接觸時,會在電路上形成短路,尤其是極細線路L/S只有8/8um的產品時,更易導致短路形成。
而且常規的SR油墨印刷后會形成油膜溢出(bleed),此部分在沉錫工序時,鍍錫藥水會深入到bleed下部,使錫與銅結合,形成錫銅晶體孔洞,即柯肯達爾孔洞(kirkendallhole)。更多的COF卷帶產品客戶在使用時會進行彎折,為保證彎折過程中線路不斷裂,需要保證印刷油墨厚度在10um左右,但當油墨厚度在10um時,產生的油膜溢出(bleed)較大,影響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且油墨整體厚度10um也極大的增加了產品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穩定可靠的線路板處理方法。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提供的一種技術方案是:
一種線路板處理方法,特點在于進行兩次沉錫,該方法包含如下過程:
S10:對線路板物料做成型處理;
S20:對線路板物料進行第一次沉錫處理;
S30:烘烤沉錫后的線路板;
S40:對線路板全部區域進行SR油墨印刷;
S50:進行第二次沉錫處理。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在對線路板成型處理完成之后,第一次沉錫之前,對線路板局部區域做局部SR油墨印刷。
可知上述方案進行兩次油墨印刷,可有力的保障油墨印刷厚度,防止彎折過程中線路板發生斷裂。
更多的,通過兩次油墨印刷降低了單次油墨印刷的厚度,使得在沉錫過程中柯肯達爾孔洞(kirkendall holl)更少,更小,使得產品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R局部油墨印刷的局部區域為線路板上發生彎折區域。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局部SR油墨印刷的印刷厚度小于需要印刷的標準厚度。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局部SR油墨印刷的印刷厚度為標準厚度的一半。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次沉錫的厚度小于1微米。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烘烤溫度為90到150攝氏度區間范圍。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通過采用兩次沉錫,第一次沉錫與第二次沉錫之間進行烘烤,使得產品整體沉錫厚度得到保障,同時避免了沉錫層表面錫須的發生,提高了產品的安全可靠性,極大的降低了線路板發生短路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達電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達電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22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玻璃板缺陷印刷電路修復檢測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電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