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修復鉻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2211.3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6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小松;楊超;席北斗;檀文炳;李丹;袁志業;李文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9C1/10 | 分類號: | B09C1/10;C05F9/04;C05G3/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1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垃圾 堆肥 產品 修復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利用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修復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2)將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施加于鉻污染土壤中,混合均勻并補水;(3)靜置堆放,通過礦化垃圾和/或堆肥中有機質的絡合和還原能力,實現六價鉻的還原與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礦化垃圾為填埋5年以上垃圾,所述堆肥產品為一次發酵結束后的堆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包括對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進行篩分,除去玻璃、石子、金屬等無機組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包括分別測量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和鉻污染土壤中有機質和六價鉻含量,將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按有機質∶鉻質量比為(50-200)∶1的比例施加于鉻污染土壤中,并且有機質的最終質量含量在6%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補水后土壤的含水率在50%~7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包括在礦化垃圾和/或堆肥產品與鉻污染土壤的混合物中添加六價鉻還原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價鉻還原菌為希瓦氏菌MR-1(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包括在表面鋪蓋易降解的有機廢棄物或鋪設地膜,保持土壤厭氧環境。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靜置堆放的時間為2-4個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鉻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221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