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電纜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2183.5 | 申請日: | 2017-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9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正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正南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2 | 分類號: | H01R13/502;H01R13/639;H01R13/66;H01R13/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電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力電纜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力供電過程中,傳統的用電設備在使用時需要將用電設備的輸電端頭頂入到 供電設備中進行通電,在輸電端頭頂入到供電設備中進行接電時,由于傳統的供電設備的 輸電口是一直處于通電狀態的,當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時,在插拔輸電端頭時容易出現工作 人員的觸電事故發生,另外,在用電設備使用時,用電設備的電纜通常散落在供電設備周 圍,當有人員不小心誤踢誤碰到電纜時,就會造成輸電端頭從供電設備中脫離出來的現象 發生,這樣不僅會造成電纜的損壞,還會造成供電設備的使用壽命減短,另外還有一些供電 設備的結構非常復雜,比如一些直接帶有輸電端頭的能夠自動收線的供電設備,這些供電 設備在工作時需要額外通過電源通電后才能進行控制操作,這樣就會造成電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力電纜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 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電力電纜裝置,包括外 殼以及與電器設備連接的輸電端頭,所述外殼的前后端面的左部位置處固定安裝有安裝 架,所述安裝架中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外殼頂端設置有凸塊部,所述外殼中設置有左右拓展 的第一滑運槽,所述外殼中在所述第一滑運槽左端設置有齒倉,所述外殼中還設置有向上 拓展到所述凸塊部中的渦輪槽,所述凸塊部中設置有左右通聯且與所述渦輪槽聯通的穿 槽,所述穿槽中可左右平滑地設置有擋件,所述擋件底端面設置有第一齒邊條,所述外殼的 右端面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運槽相對的插緊槽,所述插緊槽的底端部中設置有鎖合裝 置,所述插緊槽的左端部中設置有第一輸電口,所述第一滑運槽中設置有可左右平滑的第 一滑運塊以及與所述第一滑運塊中的螺旋孔螺旋配合連接的螺旋桿,所述螺旋桿右端與所 述第一滑運槽的右端部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螺旋桿左端向左穿過所述外殼并與所述齒倉 的左端部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滑運槽右端部上設置有第二輸電口,所述第一滑運槽 右端底部設置有第三輸電口,所述第三輸電口左端為第一斜角面,所述第三輸電口底端設 置有輸電端片,所述第一滑運塊底部設置有輸電元件,所述第一滑運塊右端面上設置有與 所述第二輸電口相對的第一輸電柄,所述第一輸電柄右端設有導引部,所述齒倉中設置有 第一連合元件,所述渦輪槽中設置有第二連合元件,所述外殼的頂部還設置有光板輸電裝 置;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連合元件包括設置在所述齒倉的上部且左端與所 述齒倉左端部可轉動配合連接、右端穿過所述外殼頂入到所述渦輪槽中并與設置在所述渦 輪槽右端部中的電機連接的蝸桿,所述齒倉中的所述蝸桿上固定設置有第一齒牙輪,所述 齒倉中的所述螺旋桿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齒牙輪配合的第二齒牙輪,所述第二連合元 件包括與所述蝸桿配合連接的渦輪以及與所述第一齒邊條配合連接的第三齒牙輪,所述第 三齒牙輪和所述蝸桿通過轉棒與所述渦輪槽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可轉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齒牙輪與所述第二齒牙輪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齒牙 輪的直徑大于所述渦輪的直徑且所述位于所述第三齒牙輪的前端,所述第三齒牙輪和所述 渦輪均與所述轉棒固定連接,所述蝸桿與所述螺旋桿的直徑相同,所述蝸桿的長度大于所 述螺旋桿的長度。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輸電元件包括第二滑運槽,所述第二滑運槽中設置有 可上下平滑的第二滑運塊,所述第二滑運槽的左右兩端部中分別對應設置有卡槽,所述第 二滑運塊的左右兩端面上分別對應設置有與所述卡槽平滑配合連接的卡塊,在所述卡槽中 設置有與所述卡塊固定連接的第一彈條,所述第二滑運塊左端設置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角 面平滑配合連接的第二斜角面。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滑運塊與所述第一輸電柄線路連接,所述第二輸 電口與所述第一輸電口線路連接,所述第三輸電口底端的輸電端片與總電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鎖合裝置包括上端與所述插緊槽想通的第一沉倉,所 述插緊槽出口處的底端設置有與第一沉倉一體式聯通的第二沉倉,所述第一沉倉中可上下 平滑地設置有第三滑運塊,所述第三滑運塊上固定設置有右端探出所述插緊槽外的第四滑 運塊,所述第四滑運塊頂部左側設置有第二齒邊條,第一沉倉中設置有與所述第三滑運塊 固定連接的第二彈條,所述第四滑運塊與第二齒邊條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沉倉的深 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正南,未經劉正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21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