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絮凝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31672.9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052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石宗武;舒緒剛;吳春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安達凈水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56 | 分類號: | C08F220/56;C08F226/02;C08F220/34;C08G12/42;C02F1/5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靜娜;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絮凝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向反應器中加入丙烯酰胺、季銨鹽單體、胺、醛、絡合劑、助溶劑和水,并攪拌,即得混合物;
S2)調整反應器內溫度為5~25℃,向反應器內通入氮氣;氮氣通入至少20min后,向反應器中加入引發劑A;反應10~20min之后,向反應器中繼續加入引發劑B;引發劑B加完后,停止通入氮氣,并繼續反應2~5h;
S3)將反應器內溫度升到35~50℃,2~5h后向反應器中滴加催化劑;催化劑添加完后,將反應器內溫度升到60~90℃,反應2~5h;
S4)向反應器中加入醚化劑,反應1~3h后,即得到絮凝劑;
其中,所述引發劑A質量與丙烯酰胺和季銨鹽單體質量之和的比為0.018%~0.022%,所述引發劑B質量與丙烯酰胺和季銨鹽單體質量之和的比為0.036%~0.044%,催化劑與胺的物質的量比為0.9~1.1,醚化劑與胺的物質的量比為0.45%~0.5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丙烯酰胺的質量濃度為15.75%~19.25%,所述混合物中季銨鹽單體的質量濃度為15.75%~19.25%,所述混合物中胺的質量濃度為18.65%~22.79%,所述混合物中醛的質量濃度為39.6%~48.4%,所述混合物中絡合劑的質量濃度為0.00225%~0.00275%,所述混合物中助溶劑的質量濃度為0.0225%~0.0275%;季銨鹽單體物質的量與季銨鹽單體物質的量和丙烯酰胺物質的量之和的比為0.27~0.33,胺與醛的物質的量比為0.45~0.55。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銨鹽單體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胺為雙氰胺和三聚氰胺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醛為甲醛和乙二醛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絡合劑為檸檬酸鹽、焦磷酸鹽、硫代硫酸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助溶劑為尿素、苯甲酸鈉、對氨基苯甲酸和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A為過硫酸鉀和亞硫酸氫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引發劑B為偶氮二(4-氰基戊酸鈉)、偶氮二(2-脒基丙烷)鹽酸鹽和異丁腈偶氮鹽中的至少一種。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為氯化銨、硫酸銨、氯化鋁、氯化鐵和硫酸鋅中的至少一種。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化劑為甲醇、乙醇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
7.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絮凝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安達凈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安達凈水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167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