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市政道路施工用的水泥抹平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31630.5 | 申請日: | 2017-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50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謝躍連;張春明;崔曉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江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9/42 | 分類號: | E01C1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銘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周成金 |
| 地址: | 4436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道路 施工 水泥 平裝 | ||
1.一種市政道路施工用的水泥抹平裝置,其結構包括動力傳動裝置(1)、自動行走裝置(2)、主控箱(3)、整平板連接軸(4)、整平板(5)、金屬防護罩(6)、支撐桿(7)、手持裝置(8)、伺服電機(9)、第一電機(10)、石塊檢測裝置(11)、連接觸碰裝置(12)、壓簧結構(13)、豎向滑動觸碰結構(14)、第二電機(15)、固定連接環(16)、石塊夾持桿(17)、石塊收集筒(18),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動行走裝置(2)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動力傳動裝置(1)的下端表面并與其內部保持電性連接的狀態,所述主控箱(3)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自動行走裝置(2)的右端表面并與其保持機械連接的狀態,所述整平板連接軸(4)通過螺栓與內螺紋之間的嚙合活動連接于自動行走裝置(2)的下端表面,所述整平板(5)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整平板連接軸(4)的下端表面并與整平板連接軸(4)呈互相平行且互相接觸的狀態,所述金屬防護罩(6)嵌套于整平板連接軸(4)、整平板(5)的外側且其與自動行走裝置(2)、主控箱(3)的外側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撐桿(7)通過螺栓與內螺紋之間的嚙合活動連接于動力傳動裝置(1)的上端表面后部,所述手持裝置(8)活動連接于支撐桿(7)的上端表面,所述動力傳動裝置(1)的內部設有空腔,所述伺服電機(9)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動力傳動裝置(1)的內表面一側邊底面處,所述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第一電機(10)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表面一側邊底面處,所述石塊檢測裝置(11)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表面底邊中間處,且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表面底邊中間處開有小口,所述石塊檢測裝置(11)垂直貫穿出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表面底邊中間處的小口外,所述連接觸碰裝置(12)活動連接于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部上表面中間處,所述固定連接環(16)設有兩個且它們分別固定焊接于石塊檢測裝置(11)的右端表面中間處、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表面遠離第一電機(10)的另一側邊靠下處,所述固定連接環(16)的中間處設置有轉動連接軸,所述石塊夾持桿(17)通過該轉動連接軸活動連接于兩固定連接環(16)的內側,所述主控箱(3)的內部設有空腔,所述壓簧結構(13)活動連接于主控箱(3)的內部右表面中間處,所述豎向滑動觸碰結構(14)活動連接于主控箱(3)的內部另一側邊表面中間處,所述石塊收集筒(18)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自動行走裝置(2)的內表面遠離第一電機(10)的另一側邊中間處;
所述石塊檢測裝置(11)由外保護殼體(111)、內固定桿(112)、彈簧結構(113)、彈性連接塊(114)、活動連接頭(115)、檢測桿(116)、檢測頭(117)、上部觸碰桿(118)組成,所述外保護殼體(111)的內部設有空腔,所述內固定桿(112)固定貫穿于外保護殼體(111)的內部空腔中間處,所述彈簧結構(113)活動連接于外保護殼體(111)的內部空腔兩側邊處,所述內固定桿(112)的內部設有空腔,所述彈性連接塊(114)活動連接于內固定桿(112)的內部空腔上部分,所述活動連接頭(115)活動貫穿于內固定桿(112)的內部空腔下部分,且其位于彈性連接塊(114)的下端,且其與彈性連接塊(114)活動接觸,所述檢測桿(116)垂直連接于活動連接頭(115)的下端表面中間處,所述檢測頭(117)固定焊接于檢測桿(116)的下端表面中間處,所述檢測頭(117)的下部分為尖頭弧面探測頭,所述外保護殼體(111)的上端表面中間處開設有連接口,所述上部觸碰桿(118)垂直連接于內固定桿(112)的上端表面,且其隨外保護殼體(111)的上端表面中間處的開口處垂直貫穿出外保護殼體(111)的外側;
所述連接 觸碰裝置(12)由固定連接頭(121)、轉動桿(122)、滑軌(123)、活動連接軸(124)、第一觸碰 頭(125)、第二觸碰頭(126)組成,所述固定連接頭(121)的下端表面通過螺絲活動連接有轉 動桿(122),所述滑軌(123)嵌入于轉動桿(122)的外側表面靠左部分,所述活動連接軸 (124)活動貫穿于滑軌(123)的內側表面且與滑軌(123)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相連接,所述 第一觸碰頭(125)、第二觸碰頭(126)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分別固定連接于轉動桿(122)的下 端表面兩側邊處;
所述壓簧 結構(13)由壓簧(131)、上部連接板(132)、下部連接板(133)、壓桿(134)組成,所述上部連 接板(132)的下端表面中間處、下部連接板(133)的上端表面中間處設置有連接口,所述壓 簧(131)通過上部連接板(132)、下部連接板(133)的連接口與它們固定連接,所述下部連接 板(133)與主控箱(3)的內部右表面固定連接且其與主控箱(3)的內部右表面呈互相垂直的 狀態,所述壓簧(131)、上部連接板(132)跟隨連接觸碰裝置(12)的轉動桿(122)向下方活 動;
所述豎向 滑動觸碰結構(14)由壓塊(141)、梯形連接塊(142)、第一轉動齒輪(143)、第二轉動齒輪 (144)、第三轉動齒輪(145)組成,所述梯形連接塊(142)固定連接于壓塊(141)的下端表面 中間處且與其呈互相垂直的狀態,所述第一轉動齒輪(143)、第二轉動齒輪(144)、第三轉動 齒輪(145)外側邊沿分別設有鋸齒,所述壓塊(141)的左端表面、主控箱(3)的內部表面與豎 向滑動觸碰結構(14)連接處均分布有螺紋,所述第一轉動齒輪(143)與壓塊(141)左端表面 分布的螺紋嚙合連接,所述第二轉動齒輪(144)、第三轉動齒輪(145)由上至下活動連接于 第一轉動齒輪(143)的左端表面,且所述第一轉動齒輪(143)、第二轉動齒輪(144)、第三轉 動齒輪(145)通過齒輪的嚙合活動連接,所述第二轉動齒輪(144)、第三轉動齒輪(145)的左 端表面與主控箱(3)的內部表面分布的螺紋嚙合連接;
所述石塊 檢測裝置(11)在第一電機(10)的傳動裝置的帶動下,其檢測頭(117)觸碰到地面的石塊時, 所述石塊檢測裝置(11)的檢測桿(116)向上運動,所述活動連接頭(115)向上帶動彈性連接 塊(114)、上部觸碰桿(118)向上運動,此時所述連接觸碰裝置(12)的第一觸碰頭(125)被向 上頂起,從而所述轉動桿(122)繞活動連接軸(124)轉動,所述轉動桿(122)一側邊的第二觸 碰頭(126)觸碰到壓簧結構(13)的上部連接板(132),從而帶動所述上部連接板(132)下端 表面的壓桿(134)向下運動,從而觸碰到所述豎向滑動觸碰結構(14)的壓塊(141),所述豎 向滑動觸碰結構(14)通過螺紋與齒輪之間的嚙合向下運動,所述豎向滑動觸碰結構(14)的 梯形連接塊(142)觸發第二電機(15)開啟,從而帶動所述自動行走裝置(2)、主控箱(3)下端 表面連接的活動輪活動到與石塊對應的位置,從而所述第二電機(15)帶動與其連接的固定 連接環(16)、石塊夾持桿(17)將石塊向上夾起,并置入所述石塊收集筒(18)內;
使用時,首先檢查設備外觀是否完好,各部分是否穩固連接,確認設備完好之后, 將設備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將設備的第一電機開啟,從而石塊檢測裝置在第一電機的傳動 裝置的帶動下,其檢測頭觸碰到地面的石塊時,石塊檢測裝置的檢測桿向上運動,活動連接 頭向上帶動彈性連接塊、上部觸碰桿向上運動,此時連接觸碰裝置的第一觸碰頭被向上頂起,從而轉動桿繞活動連接軸轉動,轉動桿一側邊的第二觸碰頭觸碰到壓簧結構的上部連接板,從而帶動上部連接板下端表面的壓桿向下運動,從而觸碰到豎向滑動觸碰結構的壓塊,豎向滑動觸碰結構通過螺紋與齒輪之間的嚙合向下運動,豎向滑動觸碰結構的梯形連接塊觸發第二電機開啟,從而帶動自動行走裝置、主控箱下端表面連接的活動輪活動到與石塊對應的位置,從而第二電機帶動與其連接的固定連接環、石塊夾持桿將石塊向上夾起,并置入石塊收集筒內,之后該設備即可開始正常的水泥抹平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江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湖北江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163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