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成了骨傳導技術的藍牙耳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0912.3 | 申請日: | 2017-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34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倪曉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珍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600 遼寧省大連市哈爾濱***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成 傳導 技術 藍牙 耳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藍牙耳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成了骨傳導裝置、具有更好音效和佩戴舒適度的新型藍牙耳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藍牙耳機開始普及,藍牙耳機就是將藍牙技術應用在免持耳機上,讓使用者可以免除惱人電線的牽絆,自在地以各種方式輕松通話。自從藍牙耳機問世以來,一直是行動商務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
藍牙是一種低成本大容量的短距離無線通信規范。1995年,愛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藍牙概念。藍牙規范采用微波頻段工作,傳輸速率每秒1M字節,最大傳輸距離10米,通過增加發射功率可達到100米。藍牙技術是全球開放的,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全世界可以通過低成本的無形藍牙網連成一體。
而聲音一般有兩種傳播途徑:一種稱為“用耳朵聽”的、通過空氣振動的傳播方式,即氣導音;另一種稱為“直接傳播聲音振動”的、通過骨頭或皮膚組織振動的傳播方式,即骨導音。傳統耳機多是利用電磁力驅動振膜產生活塞運動,與空氣耦合發出聲音,這種利用空氣傳導,通過人的耳膜,將聲音傳導到大腦聽覺神經的耳機,就屬于氣導型耳機。此類耳機通過空氣振動將聲壓揚聲器所產生的聲音傳遞到人的鼓膜,在外耳道內插入前端部以塞住外耳道的狀況下進行使用。
然而,對于使用氣導型耳機的用戶,他們的耳膜由于一直受氣流的連續沖擊,長久下去,可能會損傷耳膜,造成聽力下降。另外,將外耳道閉塞,也較難聽到周圍的聲音,給人們的使用帶來了不便,如在車輛行駛中會伴隨有危險,或是在說話時無意識地大聲講話。此外,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中,由于外耳道內發悶而感到難受,產生不適感,并且在衛生方面也不能令人滿意。
但由于目前藍牙耳機多是采用氣導型耳機,用戶若是長時間佩戴這種氣導型耳機,無疑將有損其聽力,且此類耳機也無法完全隔離外部的噪音,也無法更好的感受優美的音樂。由此可見,目前的藍牙耳機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上述現狀,提供了一種無需入耳式的新型藍牙耳機,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集成了骨傳導技術的藍牙耳機,包括藍牙耳機本體,所述藍牙耳機本體包括藍牙耳機殼體、顯示裝置、操作單元以及內部的功能電路、供電電路,所述供電電路為顯示裝置、操作單元、功能電路進行供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藍牙耳機殼體上還設置有骨傳導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骨傳導裝置設置在藍牙耳機殼體上與頭部接觸的位置,以利于聲波傳導。
本發明所述的骨傳導裝置為骨傳導耳機和/或骨傳導麥克風,上述骨傳導耳機,主要用來收聽音樂、聆聽聲音;上述骨傳導麥克風主要用來通話和交流,二者都是采用了骨頭振動的骨傳導原理、技術制成,將聲音傳到自己的頭骨上,通過頭骨,直接傳送到內部耳神經,可濾除環境噪音。屆時其他來自外界的背景音將被有效降低,以便讓使用者及時身處戶外嘈雜的環境中,也能清晰的通話交流和收聽。
本發明所述骨傳導裝置至少為一個。
本發明所述儲能裝置為電容或充電電池或鋰離子電池,其中優選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在充放電過程中,Li+ 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于富鋰狀態;放電時則相反。
進一步的,上述骨傳導裝置可采用熱插拔技術的骨傳導耳機和/或骨傳導麥克風,能讓用戶在不關閉系統、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取出和更換上述骨傳導裝置,從而能有效提高該骨傳導裝置的擴展性和使用的靈活性。
上述骨傳導裝置具有移動式和擠壓式兩種方式,二者協同可刺激內耳螺旋器引起聽覺,可不通過外耳,直接將聲波通過皮膚或顱骨,以振動的方式直接傳導到內耳,送至聽覺神經。上述骨傳導裝置中的骨傳導耳機,就是一種基于骨傳導原理的耳機,可實現顱骨、皮膚傳聲,是一種將聲波通過皮膚或顱骨傳至用戶耳道內的新型耳機,能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這些振動不經過外耳道或中耳道,直接進入內耳道的蝸管,在到達蝸管時,這種振動能刺激在淋巴液中流動的聽覺神經。其傳導聲波的具體路徑為:聲波——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螺旋器——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該過程相對于空氣傳導路徑: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錘骨——砧骨——鐙骨——前庭窗——外淋巴——內淋巴——螺旋器——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省去了許多聲波傳遞的步驟,并且聲波也不會因為在空氣中擴散而影響到他人,從而解決了原先入耳式耳機給人們使用時帶來的種種不適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珍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連珍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09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