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渠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27631.2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3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汪崇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九鼎智遠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5/00 | 分類號: | E02B5/00;E02B5/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韓雪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渠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田水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渠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普遍應用于農村的水渠都是不透水的鋼筋混凝土渠道板,渠道板之間砂漿勾縫密封,在渠道板空間內形成完全密封的蓄水體系,這樣水土分離,水和周圍環境隔離開來,不能充分發揮水的作用。同時渠道基礎較差,很容易形成暗流,造成水資源嚴重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水渠結構及其施工方法,通過依靠灰土層和泥漿層形成封閉蓄水空間,渠道側板和渠道底板只發揮骨架作用,形成水土不分離的環境友好型渠道,其不僅可以發揮一般渠道輸水運水的功能,還可以高效存蓄水資源,具有一定小型水庫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給水生動植物一個良好的生活場所,形成一個良好的小型生態系統,發揮出水渠的最大的效益。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渠結構,包括水渠本體,水渠本體的底部為灰土層,水渠本體的底部的表面上覆蓋一層泥漿層,泥漿層平鋪在灰土層上,水渠本體的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渠道側板,所述渠道側板為中空的箱形結構,渠道側板的頂部具有鏤空結構,渠道側板的側面上開鑿有多個通孔,渠道側板遠離水渠本體的一側回填土形成回填土層,在泥漿層上,相對的兩個渠道側板之間固定安裝有渠道底板,渠道底板為中空的箱形結構。
由于上述結構的設置,泥漿層是為了減小灰土層的滲透性,增加渠道的蓄水能力,水渠修建好后,正常通水時,泥漿層能夠得到自然補充;渠道側板和渠道底板的采用主要是是為了讓土和水有充分的接觸,以避免現有水土分離的問題;通過依靠灰土層和泥漿層形成封閉蓄水空間,渠道側板和渠道底板只發揮骨架作用,形成水土不分離的環境友好型渠道,其不僅可以發揮一般渠道輸水運水的功能,還可以高效存蓄水資源,具有一定小型水庫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給水生動植物一個良好的生活場所,形成一個良好的小型生態系統,發揮出水渠的最大的效益。
進一步,渠道側板的下部設有異形板腳,異形板腳的橫截面為直角梯形結構,異形板腳的直角梯形的銳角形成異形板腳的凸角,異形板腳與渠道側板自為一體,異形板腳的凸角朝向遠離渠道本體的一側。異形板腳的設置能夠增加渠道側板的結構穩定性和位置穩定性,即在回填土時,回填土層的土會將主要的擠壓力集中于異形板腳處,并且以垂直于渠道側板的的方向對渠道側板施加擠壓力,由此保證了渠道側板的結構和位置穩定性,增加其耐用性,其中,渠道側板內可以填充一定量的土石,以進一步提高渠道側板的自身結構穩定性。
進一步,渠道底板包括第一渠道底板和第二渠道底板,第一渠道底板的上下兩個端面開口形成通槽,在鋪設第一渠道底板時,第一渠道底板的開口于基坑的縱向方向平行設置,第二渠道底板為封閉式箱形結構。
進一步,為了增加水渠的透水性,提高水和土的結合效果,渠道側板和渠道底板均采用透水混凝土制成,要求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為大孔隙。
本發明的一種水渠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渠道設計寬度和深度開槽,形成基坑;
步驟2、向基坑底部鋪上灰土層并攤鋪壓實,然后向基坑兩側攤鋪灰土層并壓實,要求分層壓實;
步驟3、步驟2完成后,整形基坑,然后在灰土層上覆蓋一層泥漿形成泥漿層,要求泥漿層的厚度不小于5cm;
步驟4、步驟3完成后,做好基坑防水工作,直至泥漿層被風干;
步驟5、泥漿層風干后,開始安裝渠道側板和渠道底板,將渠道側板和第一渠道底板按設計裝配在一起,然后沿基坑的縱向方向上,將渠道側板和第一渠道底板鋪裝在基坑的周圍,要求,渠道側板的異形板腳的凸角朝向基坑的外部;
步驟6、渠道側板安裝完成后,向渠道側板的兩側回填灰土壓實,直至將渠道側板的異形板腳完全掩蓋為止;
步驟7、步驟6完成后,在渠道側板遠離基坑的一側回填土以形成土護肩,整形后即可,其中,要求渠道側板上部的回填土的緊密度達到要求,以防止在渠道側板的兩側形成通長的暗流而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進一步,在步驟2中,灰土層的厚度為不小于30cm,灰土層所用的灰土內含有4wt%的黏土,要求采用顆粒較均勻,粒徑較小的黏土,黏土的使用能夠增加灰土自身的黏性,并減小自身的孔隙率。
進一步,在步驟5中,沿基坑的縱向方向上,每隔10-20m處的第一渠道底板替換為第二渠道底板,以防止在渠道底板中間形成通長的暗流,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進一步,為了防止在渠道側板的兩側形成通長暗流,在步驟6中,回填灰土時,每隔10-30m,在渠道側板的異形板腳處回填混凝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九鼎智遠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九鼎智遠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76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寒地區大體積混凝土臨時越冬保溫方法
- 下一篇:一種澆注式抗震動耐扭轉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