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真空保溫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26197.6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24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蔣國慶;蔣天韻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國慶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A47G23/04;A47J4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保溫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日用器具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作延長保溫容器保溫效能的不銹鋼真空保溫蓋。
背景技術
不銹鋼真空保溫容器杯體部分為雙層真空結構,其內膽采用鍍銅或包鋁箔工藝,以減少熱量的散失,但杯口常用密封結構為塑件加硅膠圈,杯口是熱量向外傳導的主要途徑,也是影響保溫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真空保溫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保溫杯內塞保溫效果不佳的上述缺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真空保溫蓋,包括真空保溫內塞和塑蓋,所述真空保溫內塞與塑蓋可拆卸連接形成用于封閉杯口的主塞體,真空保溫內塞與杯口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圈,實現與杯體的密封,還包括外蓋,所述外蓋設于所述主塞體的外部與杯體螺紋連接,所述外蓋上設置有提手。
進一步的,所述塑蓋的底部設置有柱狀槽,所述柱狀槽內設置有環形卡邊,所述真空保溫內塞的頂部設置有凸塊,所述凸塊的外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卡邊卡接于所述環形凹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真空保溫內塞的截面呈拱形,便于熱量的反射和水蒸氣凝結后回流至杯內。
進一步的,所述真空保溫內塞的表面為拋光面或是砂面。
進一步的,所述塑蓋與杯口螺紋連接。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的一種真空保溫蓋,包括真空保溫內塞和塑蓋,兩者可拆卸連接,方便清洗,同時通過真空保溫內塞對杯口進行封閉,熱量上升后無法直接由杯口向外傳導,熱量主要由密封圈部位和內膽側壁以及經內塞和杯體輻射傳遞熱量,熱量損失大大減小,從而增強不銹鋼保溫容器的保溫效能,可用于不銹鋼真空保溫壺、不銹鋼真空保溫杯和玻璃瓶膽保溫容器等。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真空保溫蓋內封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真空保溫蓋,包括真空保溫內塞1和塑蓋2,所述真空保溫內塞1與塑蓋2可拆卸連接形成用于封閉杯口的主塞體,真空保溫內塞與杯口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圈3,實現與杯體的密封,還包括外蓋4,所述外蓋設于所述主塞體的外部與杯體螺紋連接,所述外蓋上設置有提手5,所述塑蓋的底部設置有柱狀槽6,所述柱狀槽內設置有環形卡邊7,所述真空保溫內塞的頂部設置有凸塊8,所述凸塊的外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9,所述環形卡邊卡接于所述環形凹槽內,所述真空保溫內塞的截面呈拱形,便于水蒸氣凝結后回流至杯內,所述真空保溫內塞的表面為拋光面或是銑面,反射效果更好,所述塑蓋與杯口螺紋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國慶,未經蔣國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61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