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霧自潔的新型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25710.X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01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鄧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瞬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1/08 | 分類號: | B01J21/08;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馬碧娜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納米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納米材料,具體涉及一種防霧自潔的新型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防霧、自潔納米材料的制備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來說至關重要。隨著防霧、自潔納米材料需求的日益突出,市場上出現一些防霧、自潔產品。然而,大多數防霧、自潔產品不僅存在著制作工藝復雜,穩定性差等問題,而且與基材之間的粘接性差,容易脫落。因此,難以保持長久防霧、自潔的效果。基于上述防霧、自潔產品存在的問題,我們研制了一種具有防霧能力強,自潔效果持久,施工簡單,成本低等優點的防霧、自潔納米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霧自潔的新型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缺陷。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防霧自潔的新型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鈦酸丁酯在攪拌下滴加到無水乙醇中,充分攪拌然后向其依次加入硝酸、去離子水和醋酸,繼續攪拌,最終得到穩定的二氧化鈦溶膠;
(2)將得到的二氧化鈦溶膠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溫度為510℃,保溫時間9小時,然后隨爐冷卻,得到二氧化鈦粉末,球磨30小時,粉末樣品中的二氧化鈦顆粒尺寸為4nm,稱取二氧化鈦粉末樣品,將其分散到去離子水中,得到二氧化鈦溶液;
(3)將正硅酸乙酯在氨水催化下水解,制備出含有粒徑為25nm的二氧化硅球形納米粒子的懸浮液,在室溫攪拌下并滴加鹽酸溶液,陳化30小時,變成凝膠后放入干燥箱中進行干燥,再將干燥樣品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溫度為510℃,保溫時間9小時,然后隨爐冷卻,得到二氧化硅粉末,球磨20小時,粉末樣品中的二氧化硅顆粒尺寸在10nm以下;
(4)將得到二氧化鈦溶液加入溶劑中,充分攪拌,再加入二氧化硅,在695℃溫度下攪拌混合,得到溶液體系;
(5)在695℃溫度下,在溶液體系中加入堿性催化劑,使溶液體系pH值為11;
(6)在步驟(5)中再加入氟烷基硅烷、鈦酸酯偶聯、乙二醇、聚乙二醇,在50-55℃溫度下繼續攪拌反應5h;
(7)在步驟(6)加入中和試劑,使溶液pH值為6.5,過濾反應產物。
所述步驟(4)和步驟(5)中溫度為70℃。所述中和試劑為氯化銨和乙酸。所述溶劑包括異丙醇或正丁醇或乙二醇乙醚中的一種。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納米二氧化鈦與納米二氧化硅復合,該復合納米材料不僅保持了原有二氧化鈦的光催化和超親水性能,而且提高了復合納米材料與基材之間的粘接性,保證了基材上防霧、自潔納米材料的牢固性和耐磨性;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便于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本發明一種防霧自潔的新型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將鈦酸丁酯在攪拌下滴加到無水乙醇中,充分攪拌然后向其依次加入硝酸、去離子水和醋酸,繼續攪拌,最終得到穩定的二氧化鈦溶膠。將得到的二氧化鈦溶膠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溫度為500℃,保溫時間6小時,然后隨爐冷卻,得到二氧化鈦粉末,球磨30小時,粉末樣品中的二氧化鈦顆粒尺寸為4nm,稱取二氧化鈦粉末樣品,將其分散到去離子水中,得到二氧化鈦溶液;將正硅酸乙酯在氨水催化下水解,制備出含有粒徑為25nm的二氧化硅球形納米粒子的懸浮液,在室溫攪拌下并滴加鹽酸溶液,陳化30小時,變成凝膠后放入干燥箱中進行干燥,再將干燥樣品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溫度為500℃,保溫時間6小時,然后隨爐冷卻,得到二氧化硅粉末,球磨20小時,粉末樣品中的二氧化硅顆粒尺寸在10nm以下。
將得到二氧化鈦溶液加入溶劑中,充分攪拌,再加入二氧化硅,在72℃溫度下攪拌混合,得到溶液體系;保持所述溫度并加入堿性催化劑,使溶液體系pH值為11,再加入氟烷基硅烷、鈦酸酯偶聯、乙二醇、聚乙二醇,在52℃溫度下繼續攪拌反應5h,得到透明溶液;加入中和試劑,使溶液pH值為6.5,過濾反應產物得到本發明的納米材料。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瞬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瞬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57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