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24173.7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296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羅興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興聚焦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14;A61K35/57;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499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新型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供胃脹患者使用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醫者認為:胃脹,病名,脹病之一。主證脹滿、胃脘痛。引起胃脹的原因有各種各樣,如,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衛生等。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食物由胃進入小腸的過程稱為胃的排空。一般在食物入胃后5min就開始有部分排入十二指腸。不同的食物排空的速度不同,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h。
胃的排空主要取決于幽門兩側(胃內和十二指腸內)的壓力差。食物在胃的排空過程中引起胃運動,從而產生胃內壓。當胃內壓大于十二指腸內壓時,食物即可由胃排出。反之,十二指腸內容物對胃運動的抑制則減慢胃的排空。在病理情況下,當胃、十二指腸存在炎癥、反流、腫瘤或胃液、十二指腸液成分發生改變時,就會使胃的排空延緩,食物不斷對胃壁產生壓力;同時,食物在胃內過度發酵后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進一步增高,因而就出現了上腹部的飽脹、壓迫感,即胃脹,從中醫理論來講,胃脹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各種病因影響到胃腑,使胃氣不能正常和降,氣機停滯于胃脘而形成的。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胃脹的中藥組合物,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胃脹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胃脹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胃脹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以解決胃脹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胃脹。
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50~150g、白術50~180g、白及50~180g、雞內金50~150g、山藥150~350g、黨參150~300g、干姜30~120g、代赭石150~320g、萊菔子50~120g、白芍60~160g、厚樸30~120g、陳皮30~150g、茯苓100~180g,輔料:微粉硅膠、微晶纖維素和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58~130g、白術58~150g、白及58~160g、雞內金58~130g、山藥180~310g、黨參180~260g、干姜38~105g、代赭石180~260g、萊菔子58~105g、白芍70~140g、厚樸38~105g、陳皮38~130g、茯苓115~160g,輔料:微粉硅膠、微晶纖維素和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115g、白術130g、白及140g、雞內金115g、山藥260g、黨參230g、干姜95g、代赭石230g、萊菔子95g、白芍120g、厚樸95g、陳皮115g、茯苓140g,輔料:微粉硅膠、微晶纖維素和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共粉碎成(30~50目)顆粒狀包煎;
B、①將包好的原料中藥放入冷開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將浸泡好的藥物放入砂鍋內,加入原料中藥重量7~9 倍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8min時,轉文火熬制125min,濾取藥液;②藥渣中再次加入原料中藥重量6~8 倍的冷開水進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時,轉文火熬制115min,濾取藥液;③將兩次藥液混合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08 的清膏,然后干燥、研末和消毒后備用;
C、①按照傳統制備中藥膠囊劑的方法,將B中研磨好的細末過篩后,加入適量的微粉硅膠、微晶纖維素和淀粉混合均勻,然后制備成膠囊劑(其膠囊鎖合后總長度為23.3mm,藥粉容量0.4~0.5g/粒),②繼而拋光、消毒,分裝密封即可。
一種治療胃脹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膠囊劑藥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4g(8粒)/次,溫開水送服,3天為一個療程,服藥2~3個療程,癥狀全部消失,病獲痊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興聚焦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興聚焦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417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