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23232.9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4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中;周羅善;何芳;于元海;郭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北方星空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煙臺上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7234 | 代理人: | 劉志毅 |
| 地址: | 26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設備 智能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載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車載電源、車載計算機、車載服務器、車載雷達等利用軸流風扇通過設備內部散熱風道進行散熱的車載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對設備中的功率器件普遍采用在功率器件上加裝散熱的金屬散熱器,利用風扇加快空氣流動的方式降低金屬散熱器的溫度,從而更高效地降低功率器件本身的溫度。
由于傳統軸流風扇產生氣流的方向是固定的,設備中風道設計的氣流方向也是固定的。理想的狀態是從溫度較低的方向吸入氣流,往溫度較高的方向排出熱風才能達到最佳散熱效果,降低功率器件的溫度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車載設備在車內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如空調、車窗、通風孔、其他用電設備等,會影響車內溫度分布,降低設備的散熱效果;嚴重時,由于高溫導致設備無法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根據環境溫度分布情況,智能調節散熱風道的氣流方向。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包括:多個遙測溫度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以及多個散熱風扇,其中,多個遙測溫度傳感器分別設于車載設備周圍、進出風口的位置,皆連接至所述數據處理單元的輸入端;遙測溫度傳感器對周圍溫度進行檢測,然后將檢測數據發送至所述數據處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對多個遙測溫度傳感器發送來的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高、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低;多個散熱風扇亦分別設于車載設備周圍、進出風口的位置,皆連接至所述數據處理單元的輸出端;所述數據處理單元判斷出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高、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低之后,控制開啟散熱風扇,使溫度低的進出風口處所設的散熱風扇吸入空氣、進風,使溫度高的進出風口處所設的散熱風扇排出空氣、出風。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優選地,所述數據處理單元中設有CPU芯片。
優選地,所述遙測溫度傳感器與散熱風扇的設置個數相同,設置位置一一對應。
由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狹小空間中,充分利用局部空間溫度差,提高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的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的風向示意圖一;
圖2b為本發明的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的風向示意圖二;
在附圖中,各標號所表示的部件名稱列表如下:
1 遙測溫度傳感器
2 數據處理單元
3 散熱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請參照圖1所示,其為本發明的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多個遙測溫度傳感器1、數據處理單元2以及多個散熱風扇3,其中,
多個遙測溫度傳感器1分別設于車載設備周圍、進出風口的位置,皆連接至所述數據處理單元2的輸入端;由此,遙測溫度傳感器對周圍溫度進行檢測,然后將檢測數據發送至所述數據處理單元2;
所述數據處理單元2中設有例如CPU芯片這樣的數據處理模塊,但不以此為限;數據處理單元對多個遙測溫度傳感器發送來的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高、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低;
多個散熱風扇3亦分別設于車載設備周圍、進出風口的位置,皆連接至所述數據處理單元2的輸出端;數據處理單元判斷出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高、哪個進出風口周圍的溫度低之后,控制開啟散熱風扇,使溫度低的進出風口處所設的散熱風扇吸入空氣、進風,使溫度高的進出風口處所設的散熱風扇排出空氣、出風。
優選地,遙測溫度傳感器與散熱風扇的設置個數相同,設置位置一一對應。
請再參照圖2a和圖2b所示,其為本發明的車載設備智能散熱裝置的風向示意圖一、二;由此,檢測設備各進出風口附近的溫度,對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然后控制散熱風扇從溫度較低的區域吸入空氣,并將空氣排出到溫度較高的區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北方星空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煙臺北方星空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323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