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21686.2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06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萌;初立秋;張師軍;李杰;張曉紅;宋志海;高達利;徐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D04H3/007 | 分類號: | D04H3/007;D01F6/46;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孫向民;廉莉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量份 聚丙烯無紡布 抗菌防霉 復合抗菌劑 胍鹽 制備 納米級粉末 胍鹽聚合物 抗遷移劑 分散劑 銅鹽 鋅鹽 聚丙烯 橡膠 長效性 防霉劑 耐水性 無紡布 | ||
1.一種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特征在于,該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包含聚丙烯、胍鹽復合抗菌劑、防霉劑和其他助劑;其中,
所述胍鹽復合抗菌劑含有胍鹽聚合物、鋅鹽和/或銅鹽、抗遷移劑、納米級粉末橡膠以及分散劑;所述胍鹽復合抗菌劑中,以胍鹽聚合物的含量為100重量份計,所述鋅鹽和/或銅鹽的含量為0.01~40重量份,所述抗遷移劑的含量為0.1~10重量份,所述納米級粉末橡膠的含量為0.5~100重量份,所述分散劑的含量為0.1~10重量份;優選地,所述鋅鹽和/或銅鹽的含量為5~25重量份,所述抗遷移劑的含量為0.2~5重量份,所述納米級粉末橡膠的含量為4.5~50重量份,所述分散劑的含量為0.5~5重量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以聚丙烯的含量為100重量份計,所述胍鹽復合抗菌劑的含量為0.2~1.2重量份,所述防霉劑的含量為0.05~0.5重量份,所述其他助劑的含量為0.1~60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所述胍鹽聚合物選自聚六亞甲基(雙)胍的無機酸鹽和/或有機酸鹽、聚氧乙烯基胍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選自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磷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乙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丙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硬脂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月桂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苯甲酸鹽和聚六亞甲基(雙)胍磺酸鹽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優選為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和/或聚六亞甲基(雙)胍丙酸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所述鋅鹽和/或銅鹽為無機鋅鹽和/或無機銅鹽;優選選自硫酸鋅、硝酸鋅、氯化鋅、硫酸銅、硝酸銅和氯化銅中的至少一種;進一步優選為硫酸鋅和/或硫酸銅。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所述抗遷移劑為封閉型多異氰酸酯,優選選自苯酚封閉的多異氰酸酯、己內酰胺封閉的多異氰酸酯和丁酮肟封閉的多異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所述納米級粉末橡膠為經輻射交聯的全硫化丁苯橡膠、全硫化羧基丁苯橡膠、全硫化丁腈橡膠、全硫化羧基丁腈橡膠、全硫化丙烯酸酯橡膠、全硫化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膠、全硫化硅橡膠和全硫化丁苯吡橡膠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全硫化丁苯橡膠和/或全硫化硅橡膠。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所述分散劑為納米級無機粉體,優選選自納米級的碳酸鈣、二氧化硅、蒙脫土、氧化鋅、滑石粉、二氧化鈦、碳納米管、石墨烯、碳纖維、氮化硼、二氧化鋯、硅灰石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種;進一步優選為納米級碳酸鈣和/或納米級氣相二氧化硅。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所述胍鹽復合抗菌劑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制得:
a、將胍鹽聚合物水溶液與鋅鹽和/或銅鹽的水溶液接觸,形成透明的液體混合物;
b、將步驟a所得的液體混合物與經輻射交聯后的膠乳溶液混合,然后加入抗遷移劑,得到混合物;
c、將步驟b所得的混合物進行噴霧干燥,得到固體粉末,然后與分散劑混合,得到所述胍鹽復合抗菌劑;
優選地,所述胍鹽聚合物水溶液的質量濃度為10%~40%,優選為15%~25%;所述鋅鹽和/或銅鹽的水溶液的質量濃度為15%~30%,優選為20%~25%;所述膠乳溶液的質量濃度為30%~40%。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無紡布,其中,所述聚丙烯在230℃,2.16kg載荷下的熔融流動指數為35-50g/1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168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