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及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20870.5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14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志海;師峰;栗萬博;郭湘波;李永祥;慕旭宏;張久順;龍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3/14 | 分類號: | B01D3/14;B01D3/32;C07C7/04;C07C9/10;C10G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餾塔 烷基化反應產物 中段 連通 分餾塔塔頂 分離裝置 餾分出口 再沸器 氣體壓縮機出口 氣體壓縮機入口 塔底再沸器 塔頂回流罐 脫異丁烷塔 烷基化裝置 回流入口 塔底物料 位置返回 依次連通 原料入口 蒸汽出口 塔頂氣 相變熱 液化 能耗 出口 | ||
1.一種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分餾塔(2)和第二分餾塔(16),第一分餾塔設置烷基化反應產物入口;所述的第一分餾塔塔頂氣相出口經氣體壓縮機(6)、第一分餾塔中段再沸器(8)、塔頂回流罐(10)與第一分餾塔塔頂回流入口連通;第一分餾塔中段液相餾分出口(25)經所述的中段再沸器(8)在所述的中段液相餾分出口之上的位置返回第一分餾塔,所述的第一分餾塔設置塔底再沸器(14)和塔底物料出口;第一分餾塔塔底物料出口連通第二分餾塔(16)的原料入口,第二分餾塔(16)塔頂氣相出口經塔頂冷凝器(18)、塔頂回流罐(20)連通第二分餾塔塔頂回流入口,并在第二分餾塔塔頂回流罐設置輕餾分出口,第二分餾塔塔底設置塔底再沸器(23),并設置烷基化產品出口。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頂部回流罐設置第二輕餾分出口。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中段液相餾分出口設置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由上至下20%~98%的位置。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中段液相餾分出口設置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由上至下40%~80%的位置。
5.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設置上部擴徑段,所述的上部擴徑段與下部分餾塔的高度比為0.25~49:1,直徑比為1~6:1。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擴徑段與下部分餾塔的高度比為0.66~4:1,直徑比為2~4:1。
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上部擴徑段和下部分餾塔之間為錐形的變徑段,所述的第一分餾塔中段液相餾分出口設置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的變徑段。
8.按照權利要求1-7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為脫異丁烷塔,所述的第二分餾塔為脫正丁烷塔。
9.一種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方法,采用權利要求1-7中任一種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烷基化反應產物引入第一分餾塔中進行分餾分離,第一分餾塔塔頂氣相物流經氣體壓縮機增壓后,作為所述的第一分餾塔的中段再沸器的熱源,經換熱并冷凝后引入塔頂回流罐,部分或全部作為塔頂回流返回第一分餾塔;
(2)第一分餾塔的塔底液相物流引入第二分餾塔,所述的第二分餾塔塔頂引出的氣相物流經冷凝冷卻后,一部分作為塔頂回流返回第二分餾塔,另一部分得到輕餾分,所述的第二分餾塔塔底液相物流作為烷基化產品。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餾塔塔頂回流罐中的液相物流一部分作為塔頂回流返回第一分餾塔,另一部分作為分離出的輕餾分引出。
11.異丁烷與丁烯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方法,采用權利要求8所述的烷基化反應產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異丁烷與丁烯烷基化反應產物引入脫異丁烷塔,由脫異丁烷塔頂引出的氣相物流經氣體壓縮機增壓后,作為脫異丁烷塔的中段再沸器的熱源,經換熱并冷凝后的塔頂物流一部分作為脫異丁烷塔的回流返回塔頂,另一部分得到異丁烷餾分;
(2)脫異丁烷塔的塔底液相物流引入脫正丁烷塔,由脫正丁烷塔頂引出的氣相物流經冷凝冷卻后,一部分作為脫正丁烷塔的回流返回塔頂,另一部分得到正丁烷餾分,脫正丁烷塔的塔底液相物流作為烷基化汽油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087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