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體停車場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20315.2 | 申請日: | 2014-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98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于越;穆曉鵬;周強;劉通;孫豐森;王振超;路文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特來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14 | 分類號: | B60L53/14;B60L53/16;B60L53/35;B60L53/63;B60L53/60;B60L53/30;B60L53/62;B60L53/66;E04H6/06;E04H6/12 |
| 代理公司: | 青島華慧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萬吉麗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 停車場 電動汽車 充電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立體停車場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包括集成充電箱、集成充電箱輸出的充電電纜、設置在立體車庫庫位上的第一對接裝置、設置在停車板上的第二對接裝置以及充電插接裝置,充電電纜連接至立體車庫庫位上的第一對接裝置,第二對接裝置與充電插接裝置相接,停車板停放至車庫庫位上時,第一對接裝置與第二對接裝置的觸頭接觸導通。本發明能夠與立體停車場進行很好的結合,方便車主充電操作,在合理利用現有立體停車場設備與空間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充電系統運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申請是針對申請號為:201410626920.4,申請日:2014-11-10,名稱為“一種立體停車場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發明專利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立體停車場的電動汽充電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節能意識的增強,電動汽車由于以車載電源為動力,能夠解決燃油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環境,高能耗等問題而逐步受到青睞。而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其關系到電動汽車的普及和推廣。
另一方面,為了解決停車問題,立體停車場已經推廣開來。然而,如何把電動汽車與立體停車場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現有技術大多只在平面停車場安裝電動汽車充電裝置,但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卻極少出現在立體停車場中,其主要原因如下:
(1)立體停車場內結構復雜,充電裝置安裝難度大。由于車主無法進入立體停車場內部,將電動汽車與充電設備連接好,所以充電設備的安裝位置就非常重要。若將充電設備安裝在車主可以接觸到的停車場外圍,車主可以輕松完成電動汽車與充電設備的對接,但是當汽車進入立體停車場內部時,就會出現電纜不夠長,或是電纜與停車場內部結構刮蹭,纏繞等情況,造成安全性、可靠性差等問題。
(2)立體停車場車位流動性強,多為分時收費制,每一臺車都不會有固定的停車位,使得立體停車場不適于停放待充電的電動汽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立體停車場電動汽車充電系統,解決了現有立體停車場無法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體停車場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包括集成充電箱、集成充電箱輸出的充電電纜、設置在立體車庫庫位上的第一對接裝置、設置在停車板上的第二對接裝置以及充電插接裝置,充電電纜的末端連接至立體車庫庫位上的第一對接裝置,第二對接裝置與充電插接裝置相接,停車板停放至車庫庫位上時,第一對接裝置與第二對接裝置的觸頭接觸導通。
為了避免停車板停放至車庫庫位上時,第一對接裝置和第二對接裝置硬接觸造成部件損壞,第一對接裝置或第二對接裝置設置有緩沖機構。
優選的,緩沖機構的對接裝置包括安裝支架、連桿、觸頭支架以及觸頭,觸頭安裝在觸頭支架上,連桿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所述安裝支架相接,連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所述觸頭支架相接,連桿與安裝支架、觸頭支架之間設置有復位件。
進一步的,復位件為套裝在所述轉軸上的扭簧,扭簧的一端抵住安裝支架,另一端抵住連桿。
為了保證停車位移動時,第一對接裝置和第二對接裝置不帶電,系統包括開關部串聯在充電電纜上的行程開關,行程開關的開關部為常開狀態,停車板停放至車庫庫位上時,停車板觸發所述行程開關,行程開關的開關部閉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特來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特來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03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快速充電裝置
- 下一篇:自帶管理功能的純電動車共享動力電池及其共享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