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RFID雙基識別判定假套牌車輛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18125.7 | 申請日: | 201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124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坤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長峰科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7 | 分類號: | G08G1/017;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5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牌號碼 車牌識別 套牌車輛 交換機 攝像機 判定 采集 車輛電子標簽 車輛牌照信息 后臺應用系統 工業交換機 車輛識別 斷面配置 圖像抓拍 信息通過 智能終端 車道數 工業級 視頻流 比對 配置 抓拍 過濾 路口 匯聚 圖像 傳輸 上報 融合 分析 圖片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RFID雙基識別判定假套牌車輛的方法,每個路口根據車道數的多少,配置1?4臺RFID閱讀器,用于采集RFID電子標簽信息;配置1?3臺車牌識別攝像機用于識別車輛牌照信息;每斷面配置一臺車輛識別智能終端、一臺RFID控制器和一臺工業級交換機;RFID閱讀器將采集到車輛電子標簽信息通過工業交換機匯聚到RFID控制器;車牌識別攝像機對視頻流進行圖像抓拍,同時識別出圖片中的車牌號碼,然后將抓拍的圖像和識別出的車牌號碼上報RFID控制器;RFID控制器對數據進行分析、比對、融合、處理、過濾和傳輸,最終由RFID控制器通過交換機傳送給后臺應用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于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技術應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RFID雙基識別判定假套牌車輛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飛速進步,機動車數量驟增,由此帶來了對機動車有效管控的巨大壓力;機動車輛違法犯罪或以機動車作為作案工具的各類案件日益增大,單純依靠傳統的機動車管理技術手段很難及時掌控和有效打擊;作為城市機動車信息采集、監控的常規手段,電子警察、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區間測速等系統采用基于攝像監測、線圈感應等技術,存在著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如攝像監測技術存在識別速度慢、垃圾數據多、可靠度較低、在車輛遮擋、車牌污損、光照反差大、天氣惡劣等情況下檢測誤差大等問題;線圈感應技術在安裝或修理時會中斷交通并且會影響路面壽命、易被重型車輛、路面修理等損壞,安裝過程對可靠性和壽命影響較大。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假牌、套牌現象頻頻出現,單純基于攝像監測、線圈感應等技術的電子警察、車牌識別系統已不能滿足對車輛進行全面管控的需求。
基于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技術具有識別距離遠、讀取速度快、信息采集量大、數據準確率高、受環境變化影響小和可靠性高等優點,可支持高達180公里/小時以上車速的車輛自動識別,可準確、全面地獲取道路車輛狀態信息以及路網交通狀況。此外,每張車輛電子標簽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不可修改的識別號碼(ID),具有無可比擬的防偽性能。將RFID技術應用于機動車識別防控領域,可充分發揮其自動識別及動態信息采集的巨大優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RFID雙基識別判定假套牌車輛的方法,通過雙基制基站綜合監測RFID識別數據和攝像頭拍攝的車牌識別數據并進行相關對比處理,識別假、套牌車輛。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RFID雙基識別判定假套牌車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RFID和車牌識別系統通過光纖直接接入交通信息傳輸專網;前置采集服務器部署于交通信息傳輸專網,交通信息傳輸專網通過邊界接入平臺接入公安網;后臺硬件和系統部署于超算中心公安專區,超算中心公安專區通過光纖與公安網聯通;
(2)每個路口根據車道數的多少,配置1-4臺RFID閱讀器,用于采集RFID電子標簽信息;配置1-3臺車牌識別攝像機用于識別車輛牌照信息;每斷面配置一臺車輛識別智能終端、一臺RFID控制器和一臺工業級交換機;
(3)RFID閱讀器將采集到車輛電子標簽信息通過工業交換機匯聚到RFID控制器;車牌識別攝像機對視頻流進行圖像抓拍,同時識別出圖片中的車牌號碼,然后將抓拍的圖像和識別出的車牌號碼上報RFID控制器;RFID控制器對數據進行分析、比對、融合、處理、過濾和傳輸,最終由RFID控制器通過交換機傳送給后臺應用系統。
本發明基于RFID技術和視頻識別技術的雙基制監測點,能夠同時采集RFID電子標簽信息和車輛圖片信息,并且將采集到的RFID電子車牌信息與視頻車牌識別系統識別出的車牌信息進行比對、分析,提高車輛身份識別的水平;同時,可以將車牌信息、采集點、采集時間等相關信息疊加到圖片或視頻流中,提高圖片或視頻流的處理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長峰科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航天長峰科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81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