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連接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17265.2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84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俊雄;蔡貴中;邱健華;朱訓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50 | 分類號: | H01R12/50;H01R12/72;H01R13/26;H01R13/6461;H01R13/6471;H01R13/658;H01R24/00;H01R24/64;H01R24/7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本發(fā)明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一對第一信號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一對第二信號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信號端子與第一接地端子均包括第一接觸部、第一安裝部、第一水平部、及連接第一水平部與第一安裝部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二接地端子均包括第二接觸部、第二安裝部、及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第二安裝部之間的間距大于第一水平部與第二水平部之間的間距,也大于第一安裝部與第二安裝部之間的間距。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通過調整端子結構,從而可以抑制高速信號傳輸時共振及遠端干擾的問題,從而利于高速信號的傳輸。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傳輸高速信號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2015年7月14日授權公告的美國專利第US9083130號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模組。所述端子模組包括排成兩排的導電端子及分別固定兩排導電端子的絕緣體?,F(xiàn)有技術中通過調整傳輸各端子不同部位的寬度、間距等參數(shù)使得其滿足傳輸高速信號的特征阻抗,但在高速傳輸時,還會存在共振等參數(shù)的影響。
是以,需要一種改進的電連接器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可以改善高速信號傳輸時的共振及遠端干擾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一對間隔設置的傳輸差分信號的第一信號端子、與第一信號端子間隔設置的第一接地端子、一對間隔設置的傳輸差分信號的第二信號端子、及與第二信號端子間隔設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信號端子與第一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一排,所述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二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二排,所述第一排與第二排在豎直方向上間隔設置,所述第一信號端子與第一接地端子均包括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第一接觸部、用以安裝到外部電路板上的第一安裝部、自第一接觸部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及連接第一水平部與第一安裝部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二接地端子均包括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第二接觸部、用以安裝到外部電路板上的第二安裝部、及自第二接觸部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第二安裝部之間的間距大于第一水平部與第二水平部之間的間距,也大于第一安裝部與第二安裝部之間的間距。
具體實施結構如下:
所述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二接地端子均包括連接第二水平部與第二安裝部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之間的間距大于第一水平部與第二水平部之間的間距,也大于第一安裝部與第二安裝部之間的間距。
所述第一連接部自第一水平部向后并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連接部自第二水平部向后并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平行。
所述第一接觸部設置在第二接觸部的前方,所述第一安裝部設置在第二安裝部的后方。
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一對間隔設置的傳輸差分信號的第三信號端子、與第三信號端子間隔設置的第三接地端子、一對間隔設置的傳輸差分信號的第四信號端子、及與第四信號端子間隔設置的第四接地端子,所述第三信號端子與第三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三排,所述第四信號端子與第四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四排,所述第三排與第四排在豎直方向上間隔設置,所述第三信號端子與第三接地端子均包括第三接觸部、用以安裝到外部電路板上的第三安裝部、及自第一接觸部水平向后延伸并連接第三安裝部的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信號端子與第四接地端子均包括第四接觸部、用以安裝到外部電路板上的第四安裝部、自第四接觸部水平向后延伸的第四水平部、及連接第四水平部與第四安裝部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第三安裝部之間的間距大于第四水平部與第三水平部之間的間距,也大于第四安裝部與第三安裝部之間的間距。
所述連接部自第四水平部向后并傾斜向下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72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