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K歌音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15693.1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146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德明 |
| 主分類號: | H04R1/20 | 分類號: | H04R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音響系統 信號處理單元 話筒 無線接收功能 混音單元 擴聲設備 無線信號 音樂伴奏 發送 娛樂 | ||
本發明提出一種無線K歌音響系統,通過在話筒中設置人聲信號處理單元、音樂伴奏信號處理單元、混音單元,有效提升用戶的K歌體驗,并通過提供具有無線接收功能的擴聲設備,接收并重放來自于K歌話筒發送的無線信號從而可以方便的實現全無線的可供多人同時娛樂的K歌音響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聲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線K歌音響系統。
背景技術
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逐漸普及、網絡帶寬不斷提升,各種適合移動終端的K歌軟件也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使用,正逐漸成為流行的個人娛樂方式;一般用手機K歌時,需要將有線麥克風耳機插入移動終端或者直接使用移動終端自帶的麥克風及揚聲器,前者用戶會受到線纜的束縛體驗不佳,后者則容易產生回聲嘯叫造成歌曲效果變差,另外兩者均不能實現人聲的實時監聽,使用戶缺乏臨場感;現有技術中已經出現了一些無線K歌的解決方案,但是現有的方案中基本上只能供用戶一人娛樂,而K歌往往是多人共同參與才能更具備樂趣,因此現有的方案還不能滿足多人娛樂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無線K歌音響系統,通過在話筒中設置人聲信號處理單元、音樂伴奏信號處理單元、混音單元,有效提升用戶的K歌體驗,并通過提供具有無線接收功能的擴聲設備,接收并重放來自于K歌話筒發送的無線信號從而可以方便的實現全無線的可供多人同時娛樂的K歌音響系統。
提出一種無線K歌系統,包括無線K歌話筒、移動終端及擴聲設備;其中,無線K歌話筒包括傳聲器,用于接收人聲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前置放大器,接收來自于傳聲器的電信號,并對電信號進行放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人聲信號處理單元,其接收來自于前置放大器的人聲信號,并對人聲信號進行效果處理;進一步包括藍牙音頻收發單元,該藍牙音頻收發單元用于與移動終端進行藍牙連接,并接收發自移動終端的音樂伴奏信號M;還包括音樂伴奏信號處理單元,其接收藍牙音頻收發單元轉發的音樂伴奏信號并對該音樂伴奏信號進行處理;進一步包括混音單元,該單元接收來自于人聲信號處理單元的人聲信號和音樂伴奏信號處理單元的音樂伴奏信號,并將兩者進行混合;混音單元將混合后的音樂伴奏和人聲信號發送至藍牙音頻收發單元,藍牙音頻收發單元將該音樂伴奏和人聲信號的混合信號M+V通過藍牙連接返送至移動終端,由移動終端進行后續處理;進一步的,在該無線K歌話筒中還設置有無線發送單元,混音單元也同時將混合后的音樂伴奏和人聲混合信號同時發送至無線發送單元,該無線發送單元將該音樂伴奏和人聲混合信號以無線發送方式發送至擴聲設備;擴聲設備包括無線接收單元,用于接收上述音樂伴奏和人聲混合信號,并將信號進行解調;還包括音頻信號處理單元,用于對解調后的信號進行處理;還包括揚聲器,用于接收來自于音頻信號處理單元的信號,并將電信號轉換為聲信號,從而將上述音樂伴奏和人聲混合信號重放出來。
其中,無線K歌話筒進一步包括動態壓縮單元,接收來自前置放大器的人聲信號,并進一步對人聲信號進行動態控制;移動終端中則分別安裝有集成了可配合無線K歌話筒的用于接收其上行傳輸的M+V信號的第一應用程序以及用于音樂播放的第二應用程序,其中由第二應用程序提供音樂伴奏信號M,而由第一應用程序記錄M+V信號;所述的配合包括在第一應用程序中集成有適合于無線K歌話筒使用的SDK。
由第一應用程序將M+V信號錄制在移動終端中或者通過移動終端連接的移動網絡進行發送;所述無線發送方式包括使用電臺FM廣播方式、UHF頻段廣播方式、2.4G頻段廣播方式。
對于上述系統,其中,移動終端包括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計算機;擴聲設備包括音箱、電視機、耳機之一種,或其中至少兩種不同設備;擴聲設備包括耳機時,耳機數量至少為一臺;使用藍牙A2DP通道進行無線K歌話筒和移動終端間的音樂伴奏信號M的下行傳輸,使用藍牙RFCOMM通道進行人聲和音樂混合信號M+V的上行傳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無線K歌音響系統的系統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德明,未經張德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56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