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土壤固化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14948.2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6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郭世平;張旭;武冬青;吳建新;李大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連云港世博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7/40 | 分類號: | C09K17/40;C09K10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劉立春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土壤 固化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土壤改良固化劑,具體為一種新型土壤固化劑。
背景技術
土壤固化劑是一種由多種無機、有機材料合成的用于改善和提高土壤工程技術性能的復合材料。其具有固化速度快、早期強度高、固結時間長、后期強度高、用量少、就地取材、節省施工時間以及降低工程造價等優點,在公路、鐵路、地鐵、水利、房屋等工程建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現有的土壤固化劑種類繁多,但按固化劑的發展過程可分為石灰水泥類固化劑、礦渣硅酸鹽類固化劑、高聚物類固化劑和電離子溶液類固化劑。其中,高聚物類固化劑還包括多種樹脂、纖維、表面活性劑等類固化劑。高聚物類固化劑,是一種利用表面活性劑改變土粒表面親水性質,或者利用聚合物交聯形成立體結構包裹和膠結土粒,在土壤壓實的基礎上,可以得到較好的抗壓強度的土壤固化劑。其具有摻量少、成本低、施工方便、土壤早期強度和后期穩定強度均可以滿足要求等的優點;但其也存在抗水性能比較差,遇水強度急劇降低等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土壤固化劑。
一種新型土壤固化劑,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硫酸鈣120~180份、聚丙烯纖維250~400份、納米碳160~200份、納米碳酸鈣120~160份、馬齒莧渣料80~120份、木酢液30~60份、三異丙醇胺8~20份、土壤聚合劑800~1200份、微生物發酵菌劑10~14份;
其中,所述的土壤聚合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偏硅酸鈉4~6份、氯酸鈉1~3份、氯化銨2~3份、碳酸鈉1~2份、氯化鈉1~2份、氟硅酸鈉0.7~0.9份、氯化鉀2~4份、氫氧化鈉0.4~0.6份。
進一步地,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硫酸鈣140~160份、聚丙烯纖維300~400份、納米碳160~180份、納米碳酸鈣120~150份、馬齒莧渣料85~95份、木酢液30~45份、三異丙醇胺10~20份、水850~950份、微生物發酵菌劑10~13份。
進一步地,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硫酸鈣150份、聚丙烯纖維320份、納米碳180份、納米碳酸鈣140份、馬齒莧渣料90份、木酢液40份、三異丙醇胺14份、水900份、微生物發酵菌劑13份。
進一步地,所述的微生物發酵菌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芽孢桿菌15份、銅綠假單胞菌26份、脫氮副球菌10份、解脂假絲酵母12份、紅球菌8~10份、施氏假單胞菌5~8份。
進一步地,所述的微生物發酵菌劑中的芽孢桿菌為蠟狀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固氮巨大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按照質量比為1:5:8:3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新型土壤固化劑,抗壓強度高、防水防潮性能優越、價格廉價。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市場前景廣闊,適合規模化生產。本發明能夠在使土壤固化的同時避免土壤固化的過程不可逆,能夠使將來希望土壤松軟的時候能夠實現。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新型土壤固化劑,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硫酸鈣120份、聚丙烯纖維400份、納米碳160份、納米碳酸鈣120份、馬齒莧渣料80份、木酢液60份、三異丙醇胺20份、土壤聚合劑1200份、微生物發酵菌劑14份
其中,所述的土壤聚合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偏硅酸鈉4份、氯酸鈉3份、氯化銨2份、碳酸鈉1份、氯化鈉1份、氟硅酸鈉0.7份、氯化鉀2份、氫氧化鈉0.4份。
實施例2
一種新型土壤固化劑,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硫酸鈣180份、聚丙烯纖維250份、納米碳200份、納米碳酸鈣160份、馬齒莧渣料120份、木酢液30份、三異丙醇胺8份、土壤聚合劑800份、微生物發酵菌劑10份;其中,所述的土壤聚合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偏硅酸鈉4份、氯酸鈉1份、氯化銨2份、碳酸鈉1份、氯化鈉1份、氟硅酸鈉0.7份、氯化鉀2份、氫氧化鈉0.4份。
實施例3
一種新型土壤固化劑,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連云港世博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連云港世博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49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