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頭戴設備水平缺陷檢測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14355.6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068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張豐學;龍壽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多哚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1/16 | 分類號: | G01C21/16;G01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高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水平 缺陷 檢測 裝置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一種頭戴設備水平缺陷檢測裝置及系統,包括靜平臺,動平臺以及設置在所述動平臺上的夾具。實際檢測過程中,待測頭戴設備通過夾具固定,保持水平狀態。動平臺疊放在靜平臺上通過轉軸連接,實現靜平臺與動平臺之間的相互轉動。夾具固定在動平臺上,由動平臺帶動夾具以及待測頭戴設備轉動預設的角度,從而通過待測頭戴設備中內置的重力傳感器,檢測待測頭戴設備在不同初始狀態下的偏角,確定是否存在水平缺陷。本申請提供的檢測裝置通過可相互轉動的動平臺和靜平臺,快速實現待測頭戴設備在多個位置的放置狀態,減少重復安裝固定的過程并使檢測的結構更準確,解決了傳統檢測方法存在檢測結果不準確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頭戴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頭戴設備水平缺陷檢測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頭戴設備,是指佩戴于用戶頭部,能夠為用戶雙眼發送光學信號的設備,包括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設備、增強現實設備、游戲設備等。其中,虛擬現實設備因能夠為佩戴者帶來強烈的沉浸感而廣泛流行。虛擬現實設備,例如采用專利號為US20170017078B公開技術方案中的光學組件所制作的VR眼鏡,內置獨立的屏幕,可以將VR資源呈現給佩戴者的左右眼,形成虛擬現實影像。頭戴設備還內置用于檢測佩戴者頭部方位參數的傳感器。
典型的頭戴設備在實際使用中,傳感器將檢測到的方位參數傳輸至處理器,處理器根據方位參數調整VR影像,在屏幕進行顯示。因此,傳感器檢測的方位參數直接影響屏幕中顯示的畫面。理想狀態下,頭戴設備在初始狀態時,內部的傳感器應處于零位。然而由于制造上誤差,許多頭戴設備在組裝完成后,不能保證在初始狀態下,內置的傳感器處于零位,造成頭戴設備在使用中,顯示在屏幕中的畫面是傾斜的,影響觀看體驗。為了判斷頭戴設備在組裝完成后,可能存在的水平失準缺陷,實際生產過程中,常預先對頭戴設備進行檢測。
現有技術中,在檢測頭戴設備的水平缺陷時難以維持水平狀態,而當頭戴設備不處于水平狀態時,檢測的結果會受到影響而存在不準確的問題。為了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現有技術中還通過設置夾具,通過將頭戴設備固定在夾具上來保證頭戴設備處于相對水平的狀態,而對于頭戴設備,在固定于夾具上以后,僅能檢測出單一狀態下的水平缺陷情況,對于不同位置和角度下的水平狀態難以進行檢測,從而使檢測結果比較片面,依然存在不準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頭戴設備水平缺陷檢測裝置及系統,以解決傳統檢測方法存在檢測結果不準確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頭戴設備水平缺陷檢測裝置,包括靜平臺,動平臺以及設置在所述動平臺上的夾具,其中:
所述靜平臺用于維持整個檢測裝置的水平狀態;所述動平臺可以相對所述靜平臺轉動,且所述動平臺與所述靜平臺之間為面接觸;所述動平臺用于帶動待測頭戴設備轉動;
所述夾具包括固定板和夾緊件,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夾緊件之間形成用于固定待測頭戴設備的夾持空間,所述固定板上設有走線孔,所述走線孔用于穿過數據連接線,使所述待測頭戴設備通過所述數據連接線連接數據處理設備。
可選的,所述動平臺疊放在所述靜平臺上,所述靜平臺為中心設有圓柱形轉軸的盤形結構;所述動平臺為中心設有圓孔的盤形結構;所述轉軸穿過所述圓孔,且所述轉軸與所述圓孔之間為間隙配合。
可選的,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動平臺上;
所述固定板上還設有兩個鏡頭孔,所述鏡頭孔的直徑大于所述待測頭戴設備光學鏡頭組件的外徑。
可選的,所述靜平臺遠離所述動平臺的平面上設有至少三個調平部件;
所述調平部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靜平臺上的調平螺桿,以及螺接在所述調平螺桿另一端的支撐塊。
可選的,所述夾緊件包括壓板以及連接所述壓板的推動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多哚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深圳多哚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43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