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自喚醒的待機系統及待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14346.7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18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余瑤;馮濤;孫長銀;李擎;弓愛君;馬龍海;韓守梅;樊斌;衛玲蔚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9/4401 | 分類號: | G06F9/44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喚醒 待機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自喚醒的待機系統及待機方法,能夠定時自動喚醒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第一電源模塊、實時時鐘模塊、穩壓器、第二電源模塊,主控模塊、開關電路、預先設置的其他電路元件;其中,第一電源模塊為實時時鐘模塊供電,第二電源模塊為穩壓器、主控模塊、開關電路、預先設置的其他電路元件供電;所述實時時鐘模塊,用于產生鬧鐘告警信號時,使穩壓器進入工作狀態,以便穩壓器輸出主控模塊所需要的工作電壓啟動所述主控模塊;所述主控模塊啟動后,用于控制預先設置的其他電路元件的開關電路開啟,系統進入工作狀態,還用于待系統工作結束后,控制所述實時時鐘模塊清除鬧鐘告警信號,使系統進入待機狀態。本發明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能自喚醒的待機系統及待機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一些特殊的工業控制、測試測量領域,對設備的功耗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例如,一些現場儀器設備需要放置于野外,或深埋于地下工作,使用人員難以接近甚至無法到達,并且使用電池供電,對體積有一定限制,還要保證設備能連續使用至少一年的時間,這對電路的功耗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要求設備大部分時間處于超低功耗待機狀態,在需要時,又能自行喚醒,實現預設的功能。
目前主流的低功耗待機解決方案是讓微處理器處于深度睡眠狀態,一般是通過單片機內部自帶的低功耗的實時時鐘(Real-Time Clock,RTC)電路在工作進行計時,通過定時的喚醒來完成相應功能,之后再進入睡眠工作。但是這種方式下,盡管微處理器已經處于低功耗待機模式,但是系統的電源電路仍然處于開啟狀態,電源芯片工作本身會有靜態功耗,其他外圍元器件也仍然不可避免的產生電流消耗,并且因此無法適用于上述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場合。
在申請號為201310349034.7的專利中,提出了一種單片機低功耗待機電路及控制方法,它使系統在待機時,單片機電源被完全切斷,實現低功耗,同時設計有相應的觸發開關,可以使單片機輕易切換到正常工作模式,使用方便,對于那些已經使用不具有低功耗模式或類似功能的單片機的電器,不需要重新設計電路,易實現。但是這種方案在電路處于待機狀態時,無法自動喚醒,必須要由外界人為按下待機按鍵才能喚醒系統,不滿足上述場合的要求。
在申請號為201210214428.7的專利中,當系統進入待機狀態前,將當前運行的系統狀態信息保存到適當的介質中,在保存系統狀態信息的同時,在RTC電源域保存當前系統狀態信息的索引;收到系統的待機命令時關閉系統電源,重新啟動時,從之前保存的索引信息快速找到待機前的系統狀態信息并進行恢復。該方案同樣也沒有給出系統自動喚醒的方法,因此仍然不適合上述所述的場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自喚醒的待機系統及待機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實現了不能自動喚醒系統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能自喚醒的待機系統,包括:第一電源模塊、實時時鐘模塊、穩壓器、第二電源模塊,主控模塊、開關電路、預先設置的其他電路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電源模塊為所述實時時鐘模塊供電,所述第二電源模塊與所述穩壓器和開關電路相連,用于為所述穩壓器、主控模塊、開關電路、預先設置的其他電路元件供電;
所述實時時鐘模塊,用于按照預設的時間間隔產生鬧鐘告警信號,當其產生鬧鐘告警信號時,所述使穩壓器進入工作狀態,以便所述穩壓器將所述第二電源模塊輸出的電壓轉換成主控模塊所需要的工作電壓啟動所述主控模塊;
所述主控模塊,啟動后,用于控制預先設置的其他電路元件的開關電路開啟,系統進入工作狀態;還用于待系統工作結束后,控制所述實時時鐘模塊清除鬧鐘告警信號,使穩壓器停止工作,系統進入待機狀態,等待下次喚醒。
進一步地,所述實時時鐘模塊,具體用于按照預設的時間間隔產生鬧鐘告警信號,當所述實時時鐘模塊產生鬧鐘告警信號時,所述實時時鐘模塊的鬧鐘告警信號管腳輸出有效信號,所述有效信號用于啟動穩壓器,使穩壓器進入工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43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