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胎支承裝置以及輪胎冷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08510.3 | 申請日: | 2014-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78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登本圭一;森田充;日根野義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重工機械系統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D30/06 | 分類號: | B29D30/06;B29C33/02;B29C35/16;B29D30/00;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趙晶,高培培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支承 裝置 以及 冷卻系統 | ||
1.一種輪胎支承裝置,其具備:
第一輪輞支承部,所述第一輪輞支承部對安裝于輪胎的第一輪輞進行支承;
第二輪輞支承部,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與所述第一輪輞支承部對置設置,且對安裝于所述輪胎的第二輪輞進行支承;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引導部,所述引導部將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引導成能夠沿相對于所述第一輪輞支承部靠近的方向以及離開的方向移動;
搬運部,所述搬運部被安裝成能夠沿所述引導部移動,并進行取出被所述第一輪輞支承部支承的所述輪胎以及將所述輪胎安裝于所述第一輪輞支承部這兩個動作中的至少一方;
驅動部,所述驅動部使所述搬運部沿所述引導部移動;
卡合機構,所述卡合機構能夠使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在離開所述第一輪輞支承部的退避位置與所述框架卡合;以及
支承承受部,所述支承承受部在解除通過所述卡合機構進行的卡合的狀態下,將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支承為能夠與所述搬運部以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狀態一體地沿著所述引導部而利用所述驅動部進行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支承裝置,其中,
所述卡合機構具備:
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以及所述框架中的一方,且能夠在連結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與所述框架的方向上進退;
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設置于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以及所述框架中的另一方,且與進出的所述卡合部件卡合;以及
進退部,所述進退部使所述卡合部件進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支承裝置,其中,
在所述卡合部件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鍵部,
在所述卡合部形成有以與所述卡合部件卡合的狀態與所述鍵部嚙合的鍵卡合部。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胎支承裝置,其中,
所述輪胎支承裝置還具備使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與所述搬運部連結成一體的連結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胎支承裝置,其中,
所述連結機構具備:
移動部件,所述移動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與所述搬運部中的一方,且通過所述卡合機構的卡合動作以及脫離動作進行移動;以及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二輪輞支承部以及所述搬運部中的另一方,
通過所述移動部件的移動,能夠切換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移動部件相互卡合的狀態和解除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移動部件的卡合的狀態。
6.一種輪胎冷卻系統,其具備:
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胎支承裝置;以及
流體供給部,所述流體供給部能夠供給用于向安裝有所述第一輪輞以及所述第二輪輞的所述輪胎的內部注入的流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重工機械系統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重工機械系統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85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X射線實時成像系統像指計自動粘貼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回收聚氟乙烯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