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客艙與船體分離的游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07712.6 | 申請日: | 201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87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邱裕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清海德游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48 | 分類號: | B63B3/48;B63B2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板 客艙 船體 凸起 游艇 水上建筑 浮力艙 凹陷 槽口 凸緣 欄桿 匹配 船舶設計技術 運輸裝置 內固定 晃動 通槽 游客 摔倒 平行 陸地 加工 | ||
1.一種客艙與船體分離的游艇,包含客艙、船體和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艙包含甲板、欄桿和水上建筑,所述甲板底部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上加工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槽口,所述甲板兩側開有通槽,所述欄桿和水上建筑固定在所述甲板上;所述船體包含浮力艙和下甲板,所述下甲板固定在所述浮力艙上,下甲板中部有一凹陷,所述凹陷與所述客艙甲板底部的凸起的形狀相匹配,所述凹陷內固定有若干個凸緣,所述凸緣與客艙甲板底部的槽口匹配;所述運輸裝置包含底軌道、升降軌道、升降臂、載重軌道、載重臂和控制模塊,所述底軌道安裝在碼頭開設的缺口內并沿缺口向水體內延伸,所述升降軌道安裝在所述底軌道上,所述升降臂安裝在所述升降軌道上,所述升降臂上安裝有載重軌道,所述載重臂安裝在所述載重軌道上,所述載重臂橫截面呈方形并與所述客艙甲板兩側的通槽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艙與船體分離的游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重臂的上側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檢測載重臂上側所受壓力,并將信息傳送至所述控制模塊。
3.一種游艇的控制方法,適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艙與船體分離的游艇,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步驟:
1)客艙放置于碼頭上兩個載重臂之間,船體放置于水體中并處于兩條底軌道之間,客艙因放置在陸地上,所以艙體平穩,游客可在陸地上登船,直到開船時間時進入步驟2;
2)控制模塊控制升降軌道和載重軌道工作,使載重臂嵌入客艙甲板兩側的通槽內,而后升降軌道升高一定距離,使客艙脫離地面,控制模塊同時檢測載重臂上側安裝的壓力傳感器,使上升加速度小于預設值,使客艙平穩緩慢上升;
3)控制模塊控制底軌道工作,使載重臂及由載重臂承載的客艙向水面移動,直到客艙位于船體正上方;
4)控制模塊控制升降軌道下降,使客艙甲板底部的凸起及槽口與船體下甲板上的凹陷及凸緣接合,而后控制升降軌道繼續下降,船體在客艙重力的作用下將加深吃水線,控制模塊同時檢測載重臂上側的壓力傳感器,由于船體吃水線加深載重臂所受壓力將逐漸減小,繼續控制升降軌道下降,直至壓力傳感器檢測壓力為零;
5)控制模塊控制載重軌道工作使載重臂脫離客艙甲板兩側通槽,控制模塊控制升降軌道下降,直至載重臂高度低壓船體最底部,而后游艇可自由駛出;
6)游艇航行結束,回到兩條底軌道之間,控制模塊控制升降軌道上升,直至載重臂與客艙甲板兩側通槽高度相同,而后載重軌道工作,使載重臂嵌入客艙甲板兩側的通槽內,控制模塊繼續控制升降軌道上升,客艙與船體分離后繼續上升,直至客艙甲板底部高于地面;
7)控制模塊控制底軌道工作,使由載重臂承載的客艙向陸地移動,直至客艙全部移動到陸地上,而后控制模塊控制升降軌道下降,使客艙甲板底部接觸地面,由地面承載客艙重量;
8)控制模塊控制載重軌道工作,使載重臂與客艙甲板兩側通槽脫離接觸,此時游客可自由下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清海德游艇有限公司,未經德清海德游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771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五金零件快速打磨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生態淤泥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