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普洱緊壓茶加工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05245.3 | 申請日: | 201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97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岳濤;張格超;葛雪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咸新區金葉茯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3700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蒸 預設 渥堆 茶磚 普洱茶 培育 加工方法及系統 緊壓茶 水原料 預制 茶葉加工技術 毛料 含水量調節 普洱茶加工 發花 定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普洱緊壓茶加工方法及系統,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能有效提高普洱茶發花效率。具體方案為:對普洱茶毛料汽蒸,產生第一汽蒸原料;將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調節至預設比例,產生調水原料;在預設渥堆環境溫度、預設渥堆環境濕度下,對所述調水原料渥堆,產生渥堆原料;對所述渥堆原料汽蒸,產生第二汽蒸原料;將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壓至預設密度,并定型,產生預制茶磚;在預設培育環境溫度、預設培育環境濕度下,對所述預制茶磚進行金花培育,產生第一期培育茶磚、第二期培育茶磚。本發明的實施例用于普洱茶加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普洱茶加工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曬干、蒸壓、干燥等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磚形或其它形狀的茶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調高,消費者對普洱茶的品質要求也隨之不斷提升,尤其是對茶葉的生態保健功能、口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在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又稱金花,是原本只在茯茶加工中才會在茶葉上產生的一種特有益生菌,對茶葉加工使茶葉上產生金花的工藝稱為發花,茯茶上的金花賦予了茯茶不同于其他茶類的色、香、味,可有效降低茯茶沖泡出茶水的澀(Astringency),能增加茶水口感的潤滑度,對飲用者還具有促進腸胃蠕動、去油膩促消化、降脂減肥、促進血液流通等保健功效。所以生產者開始對普洱茶進行發花嘗試,希望能使普洱茶也長出金花,以提高普洱茶的生態保健功能和口感。
現有的普洱茶發花方法,是以云南大葉種茶鮮葉和野放茶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曬干、拼配、壓形及兩次發酵制作促使普洱茶磚內生長冠突散囊菌。然而,因普洱緊壓茶自身的局限性,如原料嫩度、黏性、茶磚緊實度、茶磚水分透析率等技術條件需求均與茯茶加工存在巨大差異,普洱茶菌種含量復雜、生產周期過長、加工過程中環境因素多變,導致冠突散囊菌的生長條件需求很難得到滿足,發花緩慢。
因此,現有技術無法快速穩定的對普洱茶進行發花,無法保證普洱茶的發花效率和金花產量,很難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普洱茶加工方法及系統,能快速可控的對普洱茶進行發花,提高普洱茶的發花效率和金花產量。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普洱茶加工方法,包括:
對普洱茶毛料汽蒸8~20s,產生第一汽蒸原料;
將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調節至20~30%,產生調水原料;
在15℃~28℃的預設渥堆環境溫度、50%~70%的預設渥堆環境濕度下,對堆高25cm~45cm的所述調水原料渥堆0.5~2H,產生渥堆原料;
對所述渥堆原料汽蒸5~18s,產生第二汽蒸原料;
將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壓至0.65~1.4g/cm3,并定型,產生預制茶磚;
在15~22℃的第一預設培育環境溫度、50~80%的第一預設培育環境濕度下,對所述預制茶磚進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產生第一期培育茶磚;
在預設時間內,在35~70%的第二預設培育環境濕度下,將所述15~22℃的第一設培育環境溫度梯度升溫至22~34℃的第二預設培育環境溫度,對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磚進行第二期金花培育,產生第二期培育茶磚。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對普洱茶毛料汽蒸8~20s,具體包括:對普洱茶毛料汽蒸12s。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汽蒸,具體包括:在氣壓0.35~0.75Mp下汽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咸新區金葉茯茶有限公司,未經西咸新區金葉茯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52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