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加密解密功能的智能化電子證件管理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711004182.X | 申請日: | 2017-10-24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7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發明(設計)人: | 郭昱妤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昱妤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證件 電子證件驗證 管理終端 管理裝置 智能化 天線 中央服務器 解密功能 芯片 終端 加密 人工服務終端 傳輸數據 固定終端 管理單元 管理系統 加密單元 解密單元 實名認證 系統維護 終端無線 電子化 紙質 證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加密解密功能的智能化電子證件管理裝置,由中央服務器、系統維護終端、電子證件管理終端、電子證件驗證終端及電子證件構成,所述中央服務器由電子證件管理單元、實名認證件單元、加密單元以及解密單元構成;所述電子證件管理終端包括有人工服務終端;所述電子證件驗證終端包括有固定終端;所述電子證件內設有電子證件芯片及電子證件天線,電子證件通過內設的電子證件芯片及電子證件天線分別與電子證件管理終端及電子證件驗證終端無線連接并傳輸數據。本發明的智能化電子證件管理裝置,通過電子證件管理系統與帶電子證件芯片及電子證件天線的電子證件配合使用的方式,實現了證件的紙質功能和電子化功能的結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具有加密解密功能的智能化電子證件管理裝置。
背景技術
人數龐大群體的管理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命題,人數越多管理越難,管理成本也越高。在人口眾多的場合,如工廠、學校、監獄等,都需要有一種智能化便攜式身份證件以便對密集人群,如工人、學生、囚犯等,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證件已經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在現有的電子證件應用中,證件管理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直接影響證件的管理和使用,私隱信息的泄露問題和證照的偽造問題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方面尤其引起人們的關注。此外,證件系統的加密功能也是一個關鍵的技術點,電子證件系統加密解密的功能好壞也直接影響電子證照系統的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加密解密功能的智能化電子證件管理裝置,以有效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具有加密解密功能的智能化電子證件管理裝置,由中央服務器、系統維護終端、電子證件管理終端、電子證件驗證終端及電子證件構成,所述中央服務器由電子證件管理單元、實名認證件單元、加密單元以及解密單元構成,中央服務器分別與系統維護終端、電子證件管理終端及電子證件驗證終端相連接,電子證件管理單元、實名認證件單元、加密單元以及解密單元各自獨立運作,通過數據線交換數據;所述電子證件管理終端包括有人工服務終端;所述電子證件驗證終端包括有固定終端;所述電子證件內設有電子證件芯片及電子證件天線,其電子證件天線為網狀線圈,其網狀線圈一上一下成對設置,將電子證件芯片夾持在中間整體封裝,電子證件通過內設的電子證件芯片及電子證件天線分別與電子證件管理終端及電子證件驗證終端無線連接并傳輸數據。
優選的,所述電子證件芯片與電子證件天線通過環氧樹脂水晶滴膠封裝成整體。
進一步,所述電子證件管理終端還包括有自助服務終端。
進一步,所述電子證件驗證終端還包括有移動終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智能化電子證件管理裝置,通過電子證件管理系統與帶電子證件芯片及電子證件天線的電子證件配合使用的方式,在原有廣泛使用的各種紙質證件、證書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實現了證件的紙質功能和電子化功能的結合。此外,系統采用創新的加解密技術和芯片防偽技術的聯合應用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了紙質證件防偽、電子化證件的系統功能。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簡便,易于普及使用,而且加密性能好,電子證件的電子證件芯片難以挖盜偽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氣原理框圖;
圖中標號:10、中央服務器;11、電子證件管理單元;12、實名認證件單元;13、加密單元;14、解密單元;20、系統維護終端;30、電子證件管理終端;40、電子證件驗證終端;50、電子證件;51、電子證件芯片;52、電子證件天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昱妤,未經郭昱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41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