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獨立飼養蜜蜂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01640.4 | 申請日: | 201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354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艷輝;張學文;胡宗文;張祖蕓;黃新球;盧煥仙;余玉生;宋文菲;楊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A01K47/02;A01K53/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 53207 | 代理人: | 康珉 |
| 地址: | 661101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獨立 飼養 蜜蜂 方法 | ||
1.一種獨立飼養蜜蜂的方法,采用一種獨立飼養蜜蜂的裝置飼養蜜蜂,其飼養步驟如下:
A、取一個飼養盒(3),以飼養盒底(32)所在的平面為軸旋轉180°,使飼喂瓶(7)的飼喂瓶蓋(73)豎直向上,找到位于飼養盒透氣網(39)外面的進料管口,取下封住進料管口的進料管口蓋,用注射器從進料管注入糖溶液,再用進料管口蓋封住進料管口,并在飼喂瓶(7)旁黏住一個直徑為10mm的花粉團,完成加裝食料;
B、捏住飼喂閘門把手(38),把飼喂閘門(37)從飼養盒(3)的左邊插入在飼養盒窗框(35)的內側開設的凹槽里,從蜂群中取出目的蜜蜂,把飼喂閘門(37)從所述凹槽中拉出一道入口,把該蜜蜂放入飼養盒(3)內,關好飼喂閘門(37),重復將蜜蜂放入飼養盒(3)內的上述操作,直到飼養盒(3)里有30 - 40只目的蜜蜂,關閉飼喂閘門(37),在飼喂閘門(37)和飼養盒頂(31)的頂部面板上標記目的蜜蜂的屬性及名稱;
C、按照步驟B的方法,將每個飼養盒(3)分別裝入目的蜜蜂并標記后,以飼養盒底(32)所在平面為軸旋轉180°,使得飼喂瓶(7)的飼喂瓶蓋(73)豎直向下,然后把飼養盒(3)放入蜜蜂巢框(1)的巢格(6)內,分別用短曲壓條(17)、長曲壓條(18)擋在飼養盒(3)的前面;
D、把蜜蜂巢框(1)放到蜂群中兩張蜜蜂巢脾的中間或人工氣候箱中;如果實驗需要阻隔蜜蜂間的交哺,就安裝巢框透氣網(2),如果實驗允許蜜蜂間的交哺,就不安裝巢框透氣網(2);
E、2~3天后,檢查飼喂瓶(7)中的糖溶液和花粉團,如已吃完,補充食料;
所述一種獨立飼養蜜蜂的裝置由蜜蜂巢框(1)、巢框透氣網(2)、飼養盒(3)以及飼喂瓶(7)組成,其中,飼喂瓶(7)安置在飼養盒左壁(33)內側面上的抱夾(47)中,飼養盒(3)從蜜蜂巢框(1)的前面放入蜜蜂巢框(1)的巢格(6)里,蜜蜂巢框(1)的后端面與巢框透氣網(2)的前端面各自安置有10個磁鐵塊,蜜蜂巢框(1)與巢框透氣網(2)通過這些磁鐵塊的磁力吸附在一起;
所述蜜蜂巢框(1)包括巢框上框梁(11)、巢框下框梁(12)、巢框左側框梁(13)、巢框右側框梁(14)、2塊垂直隔板(15)、3塊水平隔板(16)、6個短曲壓條(17)、3個長曲壓條(18)、12塊垂直墊條(19)、10個磁鐵塊孔以及10塊南磁鐵塊(51);其中,巢框上框梁(11)在上,巢框下框梁(12)在下,巢框左側框梁(13)在左,巢框右側框梁(14)在右,它們一起組成一個長方形方框,在該長方形方框的里面豎直地安裝2塊垂直隔板(15),這2塊垂直隔板把該長方形方框在水平方向分割成左、中、右相等的三部分空間,在這三部分空間的中間部位水平地分別安裝1塊水平隔板(16),在該長方形方框范圍內一共形成6個容積相同的小空間,稱之為巢格(6),這6個巢格(6)一起構成蜜蜂巢框(1);這3塊水平隔板(16)的前端面與巢框上框梁(11)、巢框下框梁(12)、巢框左側框梁(13)、2塊垂直隔板(15)以及巢框右側框梁(14)的前端面都位于同一豎直平面,這3塊水平隔板(16)的后端面與巢框上框梁(11)、巢框下框梁(12)、巢框左側框梁(13)、2塊垂直隔板(15)以及巢框右側框梁(14)的后端面都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巢框上框梁(11)的兩端各自在水平方向超出該蜜蜂巢框(1)一段距離,構成蜜蜂巢框(1)的左、右框耳;在每1塊水平隔板(16)的前端面的中央都安置1個長曲壓條(18),每1個長曲壓條(18)都可繞其在水平隔板(16)上的固定點旋轉,這些長曲壓條(18)的任意一端到其固定點的長度滿足下列要求:長曲壓條(18)在位于豎直方向的時候,其兩端會分別進入所對應的上、下巢格(6)的空間范圍;在每1個長曲壓條(18)上方的巢框上框梁(11)的前端面上以及在每1個長曲壓條(18)下方的巢框下框梁(12)的前端面上分別固定1個短曲壓條(17)的一端,這些短曲壓條(17)的另一端可繞其固定點旋轉,這些短曲壓條((17)從其活動端到其固定點的長度滿足下列要求:短曲壓條(17)在位于豎直方向的時候,它們的活動端會進入所對應的巢格(6)的空間范圍;在巢框上框梁(11)的后端面以及巢框下框梁(12)的后端面各自均勻設置3個磁鐵塊孔,巢框左側框梁(13)以及巢框右側框梁(14)的后端面各自均勻設置2個磁鐵塊孔,所述磁鐵塊孔直徑均為5 – 7 mm,每個磁鐵塊孔里安置1塊南磁鐵塊(51);每1塊垂直墊條(19)的長度方向都位于豎直方向,每1塊垂直墊條(19)的前端面至其后端面之間的厚度為4~6 mm,在每一個巢格(6)的左、右兩側垂直墻面上分別安置1塊垂直墊條(19),且垂直墊條(19)的后端面與蜜蜂巢框(1)的后端面平齊,垂直墊條(19)的上、下端分別與巢格(6)內的頂面、底面固定連接;
所述巢框透氣網(2)包括一個長方形框架(21)、一個透氣網(22)、10個磁鐵塊孔以及10塊北磁鐵塊(52),其中,所述透氣網(22)的網孔大小為10 ~ 16目,透氣網(22)安裝在長方形框架(21)里,該長方形框架(21)的長、高與蜜蜂巢框(1)的長、高分別相等,并且該長方形框架(21)在與蜜蜂巢框(1)后端面上的10塊南磁鐵塊(51)對應的部位也分別設置了磁鐵塊孔,這些磁鐵塊孔直徑均為5 ~7 mm,在每個磁鐵塊孔內設置有1塊北磁鐵塊(52);
所述飼養盒(3)包括飼養盒頂(31)、飼養盒底(32)、飼養盒左壁(33)、飼養盒右壁(34)、飼喂閘門(37)、飼喂閘門把手(38)、飼養盒透氣網(39)、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第一個凹槽孔(41)、第二個長方形凹槽(42)、第二個凹槽孔、直角形推桿(44)、直角形推桿的上推手(45)與直角形推桿的下推手(48)、飼養盒隔板(46)以及抱夾(47);其中,飼養盒(3)是由飼養盒頂(31)、飼養盒底(32)、飼養盒左壁(33)以及飼養盒右壁(34)組成的長方形立體,飼養盒(3)從飼養盒左壁(33)的外表面到飼養盒右壁(34)的外表面的長度小于蜜蜂巢框(1)的巢格(6)從其左垂直墻面到其右垂直墻面的長度,飼養盒(3)自飼養盒頂(31)的外表面到飼養盒底(32)的外表面的高度小于蜜蜂巢框(1)的巢格(6)的高度,飼養盒(3)自飼養盒頂(31)的前端面到飼養盒頂(31)的后端面的寬度小于蜜蜂巢框(1)的巢格(6)從其前端面到其后端面的寬度;飼喂閘門(37)呈長方形,飼喂閘門(37)的左端部彎折一部分形成與飼喂閘門(37)平面相垂直的一側面為飼喂閘門把手(38),飼喂閘門把手(38)朝向飼養盒(3)的前面;飼養盒頂(31)、飼養盒底(32)、飼養盒左壁(33)以及飼養盒右壁(34)的后端面位于同一個豎直平面;飼養盒頂(31)、飼養盒底(32)以及飼養盒右壁(34)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個豎直平面,該豎直平面較飼養盒左壁(33)的前端面超前1cm;在飼養盒頂(31)接近其前端面的下表面內、飼養盒底(32)接近其前端面的上表面內以及在飼養盒右壁(34)接近其前端面的左側墻壁上分別開挖有供飼喂閘門(37)進出的凹槽,該三條凹槽相通且都位于飼養盒左壁(33)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飼喂閘門(37)為位于從飼養盒左壁(33)的前端面可向右進入該三條凹槽內或可向左移出該三條凹槽的可左、右移動的梭門;飼養盒(3)的后端面固定連接與飼養盒(3)的長度、寬度相對應的飼養盒紗窗框(35),所述飼養盒紗窗框(35)的框內安裝有飼養盒透氣網(39),該飼養盒透氣網(39)的網孔大小為10 - 16目;飼養盒頂(31)的頂部開設有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的一條長邊與飼養盒頂(31)頂部的后面邊沿平齊,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的寬度小于飼養盒頂(31)頂面的寬度,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長邊的長度等于飼養盒頂(31)自左到右的長度的3/10~4/10,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的深度大于直角形推桿(44)的直徑,在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內開設有長方形的第一個凹槽孔(41),該第一個凹槽孔(41)的寬度大于直角形推桿(44)的直徑且小于3mm;飼養盒底(32)的底部相對飼養盒頂(31)的頂部對稱地開設有第二個長方形凹槽(42)以及第二個凹槽孔;飼養盒隔板(46)的寬度等于飼養盒右壁(34)自其前端面內壁到其后端面內壁的寬度,飼養盒隔板(46)的高度小于飼養盒頂(31)頂面的內表面到飼養盒底(32)底面的內表面的高度2~4mm,飼養盒隔板(46)直立于飼養盒(3)內,其上、下端面分別與飼養盒頂(31)、飼養盒底(32)不相接觸;直角形推桿(44)是一根金屬桿,被豎直地固定在飼養盒隔板(46)的中央;直角形推桿(44)的直徑小于2mm,直角形推桿(44)的兩端分別貫穿飼養盒頂(31)的第一個凹槽孔(41)與飼養盒底(32)的第二個凹槽孔,然后各自彎曲90度,分別匍匐于第一個長方形凹槽(40)、第二個長方形凹槽(42)內,構成直角形推桿的上推手(45)與直角形推桿的下推手(48),這兩個推手的長度小于飼養盒頂(31)自其前端面到其后端面的寬度的一半;飼養盒左壁(33)的內側面上設置有抱夾(47);
所述飼喂瓶(7)由飼喂瓶體(71)、內蓋膜(72)、飼喂瓶蓋(73)、進料管(74)以及進料管口蓋(75)構成,其中,內蓋膜(72)緊貼于飼喂瓶蓋(73)內,飼喂瓶蓋封閉住飼喂瓶的瓶口,進料管(74)貫穿內蓋膜(72)、飼喂瓶蓋(73)和飼養盒的透氣網(39),進料管(74)的一端位于飼喂瓶體(71)內,其另一端即進料管口,位于飼養盒(3)的透氣網(39)的外面,進料管口設置有進料管口蓋(75);所述內蓋膜(72)為能被液體濕潤的膜,飼喂瓶蓋(73)上設有飼喂孔(76),其數量不多于3個,所述飼喂孔(76)的直徑為1~2 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未經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164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學性能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蜜蜂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