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00413.X | 申請日: | 201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37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俊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天昌琴瑤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02 | 分類號: | B62J1/02;B62J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12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墊體 底板 減震彈簧 上側位置 減震 自行車車座 電機 雙重減震 柔性墊 體內部 通風孔 氣囊 扇葉 裝配 橢圓形結構 板狀結構 底部位置 風能傳輸 緩沖減震 外殼內部 右側位置 充氣閥 舒適性 排出 通孔 | ||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提供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底板為立方體板狀結構,底板的上側位置安裝有減震彈簧,減震彈簧的上側位置安裝有墊體,墊體的上側位置裝配有柔性墊,柔性墊為橢圓形結構,凹槽開設在墊體的右側位置,墊體內部的底部位置安裝有外殼,外殼內部的中間位置安裝有電機,電機與扇葉裝配在一起,通過添加電機與扇葉來實現將經由通孔進入墊體內部的風能傳輸到通風孔,進而經由通風孔排出,最終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適性,另外氣囊的設計則起到了減震的目的,并且氣囊通過充氣閥進行氣體的充入,該設計便于根據具體的需要進行墊體高度的調節(jié),另外位于底板與墊體之間的減震彈簧則起到了減震的目的,進而進一步的起到緩沖減震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屬于自行車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常見的自行車鞍座,其鞍面上表面光滑。這種鞍面與人體臀體接觸面積比較大,如騎車時間稍長,一方面,人體臀部長時間被壓迫、磨擦,會感到不舒服和疲勞;另一方面,光滑的鞍面透氣性較差,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人體臀部會因悶熱而產生紅腫、濕癥等,給騎車的人們帶來不適,所以需要一種新的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創(chuàng)造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目的是提供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wěn)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包括墊體、柔性墊、凹槽、通風孔、氣囊、外殼、扇葉、減震彈簧、底板以及電機,所述底板為立方體板狀結構,所述底板的上側位置安裝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的上側位置安裝有墊體,所述墊體的上側位置裝配有柔性墊,所述柔性墊為橢圓形結構,所述凹槽開設在墊體的右側位置,所述墊體內部的底部位置安裝有外殼,所述外殼內部的中間位置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與扇葉裝配在一起,所述墊體內部的空腔中裝配有氣囊,所述氣囊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氣囊之間等距進行排列,所述氣囊與充氣閥連接在一起,所述充氣閥位于墊體下側端面的位置,所述墊體上柔性墊的位置開設有通風孔。
進一步地,所述通風孔設置有多個且多個通風孔之間等距進行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墊體內部與氣囊之間的空腔中分布有填充棉。
進一步地,所述墊體底部位置開設有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彈簧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減震彈簧之間等距進行排列。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通過添加電機與扇葉來實現將經由通孔進入墊體內部的風能傳輸到通風孔,進而經由通風孔排出,最終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適性,另外氣囊的設計則起到了減震的目的,并且氣囊通過充氣閥進行氣體的充入,該設計便于根據具體的需要進行墊體高度的調節(jié),另外位于底板與墊體之間的減震彈簧則起到了減震的目的,進而進一步的起到緩沖減震的目的,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wěn)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種雙重減震自行車車座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墊體、2-柔性墊、3-凹槽、4-通風孔、5-氣囊、6-外殼、7-扇葉、8-減震彈簧、9-底板、10-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天昌琴瑤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天昌琴瑤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04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隱蔽式自行車停放裝置
- 下一篇:一種輔助自行車車座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