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硬導快插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998509.3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6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國華;沈永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騰通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29 | 分類號: | H01R13/629;H01R13/627;H01R13/17;B26D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硬導快插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專利涉及一種硬導快插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產(chǎn)過程中為解決加熱板快速更換的難點,且尋常重載航空接頭體積較大,且垂直接駁占用機械空間太大,因而產(chǎn)生一種由倆段硬性導體所組成的快換接頭。
發(fā)明專利內容
本發(fā)明專利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硬導快插裝置。
本發(fā)明專利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專利所述的硬導快插裝置,包括總成板,絕緣端子,壓板連接桿,封切壓板,切刀,加熱板,模具;所述的總成板中心處設置絕緣端子,置絕緣端子下方通過壓板連接桿與封切壓板相連;封切壓板的兩側分別設有切刀,封切壓板布置在封切壓板的下方,加熱板的下方布置模具,壓板連接桿內設有導電柱,導電柱延伸至加熱板上;所述的導電柱分為導電柱一與導電柱二;所述的導電柱一貫穿絕緣端子延伸至壓板連接桿內;導電柱二的一端與加熱板相連、另一端與導電柱一相連。
本發(fā)明專利所述的硬導快插裝置,所述的導電柱一與導電柱二相連接端成“凹”形;導電柱二與導電柱一的連接處設有凸起的連接端部。
本發(fā)明專利所述的硬導快插裝置,所述的導電柱一的凹形連接端的上方設有動態(tài)壓緊彈簧。
本發(fā)明專利所述的硬導快插裝置,所述的切壓板與加熱板之間設有封切導柱;封切導柱外側設有封切壓簧。
本發(fā)明專利所述的硬導快插裝置,所述的絕緣端子與壓板連接桿之間通過螺紋接頭相連。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專利提供的硬導快插裝置,結構簡單,能夠減少空間的占用,通過動態(tài)壓縮彈簧使倆導電柱更緊密貼合;增加加工的成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專利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專利實施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專利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專利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專利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發(fā)明專利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專利保護的范圍:
如圖所示:一種硬導快插裝置,包括總成板1,絕緣端子2,壓板連接桿3,封切壓板4,切刀5,加熱板6,模具7;所述的總成板1中心處設置絕緣端子2,置絕緣端子2下方通過壓板連接桿3與封切壓板4相連;封切壓板4的兩側分別設有切刀5,封切壓板4布置在封切壓板4的下方,加熱板6的下方布置模具7,壓板連接桿3內設有導電柱,導電柱延伸至加熱板6上;所述的導電柱分為導電柱一8與導電柱二9;所述的導電柱一8貫穿絕緣端子2延伸至壓板連接桿3內;導電柱二9的一端與加熱板6相連、另一端與導電柱一8相連。
本發(fā)明專利所述的硬導快插裝置,所述的導電柱一8與導電柱二9相連接端成“凹”形;導電柱二9與導電柱一8的連接處設有凸起的連接端部;導電柱一8的凹形連接端的上方設有動態(tài)壓緊彈簧10;切壓板4與加熱板6之間設有封切導柱12;封切導柱12外側設有封切壓簧13;絕緣端子2與壓板連接桿3之間通過螺紋接頭11相連。
其工作狀態(tài)分為未接入、接入常態(tài)、接入工作態(tài)三種狀態(tài)。
未接入狀態(tài):導電柱1在動態(tài)壓緊彈簧作用下,接頭母段處于最低位置。
接入常態(tài):導電柱1在動態(tài)壓緊彈簧及導電柱2的共同作用下,接頭母段處于中位置。
接入工作態(tài):在整個部件封切過程中,因為壓板與加熱板之間的物理空間的變化,導致整體部件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間縮小,從相對位置上比較,此時導電柱1的接頭母段處于最高位置。
通過動態(tài)壓縮彈簧使倆導電柱更緊密貼合,通過控制倆導電柱的材質使用使接頭子母段緊密貼合;選用熱脹系數(shù)有差異的兩種材料,為減少接駁處能量的損耗,選用導電系數(shù)相差不大的材料。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專利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專利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騰通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騰通包裝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85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