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用于電力巡線的高效智能無人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8485.1 | 申請日: | 201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37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靚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菱亞汽車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4C39/02 | 分類號: | B64C39/02;B64D47/00;B64D47/04;B64D47/08;H02G7/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巡線 高效智能 物聯網 除雪 巡線 紅外熱成像儀 擺動單元 輔助機構 擺動桿 閃光燈 攝像頭采集 攝像頭 電力線路 來回擺動 驅動單元 伸縮單元 電力線 固定軸 鉸接塊 驅動輪 側板 滑桿 滑環 支腳 電機 積雪 采集 圖像 拍攝 清晰 恢復 分析 保證 圖片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用于電力巡線的高效智能無人機,包括主體、巡線機構和兩個輔助機構,輔助機構包括支腳、側板和除雪機構,除雪機構包括擺動單元和伸縮單元,擺動單元包括第三電機、第二驅動輪、固定軸和框架,巡線機構包括鉸接塊、擺動桿、平臺、攝像頭、閃光燈、紅外熱成像儀、滑桿、滑環和兩個驅動單元,該基于物聯網的用于電力巡線的高效智能無人機通過除雪機構除去雪后電力線路上的積雪,使電力線路溫度逐漸恢復,便于紅外熱成像儀采集到清晰的圖像,不僅如此,在夜晚時,利用巡線機構帶動擺動桿來回擺動,由閃光燈增加拍攝亮度,保證攝像頭采集圖片的清晰度,便于專業人員進行分析,從而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用于電力巡線的高效智能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UAV),是一種處在迅速發展中的新概念武器裝備,其具有機動靈活、反應快速、無人飛行、操作要求低的優點。無人機通過搭載多類傳感器,可以實現影像實時傳輸、高危地區探測功能,是衛星遙感與傳統航空遙感的有力補充。目前,無人機的使用范圍已經擴寬到軍事、科研、民用三大領域,具體在電力、通信、氣象、農業、海洋、勘探、攝影、防災減災、農作物估產、緝毒緝私、邊境巡邏、治安反恐等領域應用甚廣。
伴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步,無人機已應用在各行各業中代替人們執行相應的工作,在這之中,有部分無人機用于對輸電線路的運檢工作,特別是近幾年,無人機飛行平臺技術快速進步,有效推動了無人機搭載專用高分辨率照相機(攝像機)和紅外熱成像儀巡視輸電線路的實施,并促進輸電線路巡線模式由人工巡檢模式向無人機巡檢模式轉變。但是現有的無人機在巡檢工程中,由于紅外熱成像儀通過溫度成像,攝像機通過光線成像,因此無人機采集的圖像清晰程度取決與天氣環境,在寒冷的夜晚,特別是下雪過后,由于電路線上被積雪遮蓋,輸電線路的溫度環境與周圍相似,而在夜里光線暗,導致無人機上的攝像機和紅外線熱成像儀均無法呈現清晰的圖像,使得現有的電力巡線無人機難以在寒冷的夜晚進行巡檢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用于電力巡線的高效智能無人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用于電力巡線的高效智能無人機,包括主體、巡線機構、兩個輔助機構和若干飛行單元,所述飛行單元周向均勻分布在主體帶動外周,所述巡線機構和輔助機構均設置在主體的下方,所述巡線機構設置在兩個輔助機構之間;
所述輔助機構包括支腳、側板和除雪機構,所述側板固定在支腳的一側且遠離巡線機構,所述除雪機構設置在側板的上方;
所述除雪機構包括擺動單元和伸縮單元,所述擺動單元與伸縮單元傳動連接,所述擺動單元包括第三電機、第二驅動輪、固定軸和框架,所述第三電機固定在側板上且與第二驅動輪傳動連接,所述固定軸固定在第二驅動輪上,所述框架的形狀為回形,所述固定軸設置在框架內且與伸縮單元連接;
所述伸縮單元包括氣缸、氣泵、連接塊和活塞,所述氣缸與框架固定連接,所述氣泵固定在氣缸上且與氣缸連通,所述連接塊的底端固定在側板上,所述連接塊的頂端與氣缸的中端鉸接,所述活塞的一端設置在氣缸內,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設置在氣缸的外部;
所述巡線機構包括鉸接塊、擺動桿、平臺、攝像頭、閃光燈、紅外熱成像儀、滑桿、滑環和兩個驅動單元,所述鉸接塊固定在主體的下方,所述擺動桿的頂端與鉸接塊鉸接,所述平臺固定在擺動桿的底端,所述攝像頭、閃光燈和紅外熱成像儀均設置在平臺的下方,所述滑環套設在擺動桿上且與滑桿的中端鉸接,兩個所述驅動單元分別設置在滑桿的兩側且與滑桿傳動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驅動滑桿滑動,從而帶動擺動桿擺動,所述驅動單元包括吊桿、第二電機、第一驅動輪、齒條和若干主動齒,所述第二電機通過吊桿固定在主體的下方且與第一驅動輪傳動連接,所述齒條固定在滑桿的上方,所述主動齒均勻分布在第一驅動輪的半圓周面上且與齒條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菱亞汽車技術研究院,未經南京菱亞汽車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84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