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酶法合成頭孢克洛的粒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98301.1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4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自金;陳鋒;羅新祖;伍光輝;王磊;彭堯清;韓雪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盛達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35/04 | 分類號: | C12P35/04;C07D501/59;C07D501/1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周敏 |
| 地址: | 2152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酶 合成 頭孢 粒度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酶法合成頭孢克洛的粒度控制方法,制備頭孢克洛粗品和酶反應母液;向酶反應母液中加入β?萘酚得到β?萘酚頭孢克洛復合物;向β?萘酚頭孢克洛復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以及加入水或酶反應母液,調整pH得到水相;向頭孢克洛粗品中加入水或酶反應母液,調整pH得到頭孢克洛粗品溶液;將水相和頭孢克洛粗品溶液合并后,進行脫色、過濾、調節pH、養晶、過濾、洗滌、真空干燥得到頭孢克洛。本發明可根據需要得到頭孢克洛粒度關鍵指標D90在40~90微米之間的成品頭孢克洛,以滿足頭孢克洛不同劑型對粒度的要求,用粒度儀測得不同條件下粒徑的數據呈現不同的大小范圍,且均呈正態分布,并且結晶收率可以達到90%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酶法合成頭孢克洛粒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頭孢克洛是美國禮來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初開發的第二代口服廣譜頭孢類抗生素。近年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物酶催化技術合成頭孢克洛日趨成熟并逐漸代替以前化學合成方法。生物酶法有比化學法合成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質量和環境友好的特點。生物酶法合成頭孢克洛過程所得的頭孢克洛由于是在酶存在條件下催化合成,過程中不斷生成頭孢克洛結晶出來,由于夾雜酶的碎片以及合成側鏈,所得頭孢克洛粗品必須經過進一步的精制才能符合藥用要求。另外,頭孢克洛是屬于口服抗生素,可以制成不同的劑型如片劑,膠囊、緩釋片或干混懸劑,不同的劑型對頭孢克洛需要不同的粒度大小,而201310525754.4公開的生物酶法合成頭孢克洛的專利中,頭孢克洛的粒徑較為單一,不能滿足各種劑型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控制頭孢克洛粒度大小以滿足各種劑型要求的生物酶法合成頭孢克洛的粒度控制方法,更適合制劑產業化生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生物酶法合成頭孢克洛的粒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固定化酶存在下,用7-氨基-3-氯代頭孢烷酸和D-苯甘氨酸衍生物進行酶催化合成得到頭孢克洛粗品和酶反應母液;
步驟(2)、在0~20℃下,向所述的酶反應母液中加入β-萘酚,攪拌反應1~4小時,分離、洗滌、干燥得到β-萘酚頭孢克洛復合物;
步驟(3)、向所述的β-萘酚頭孢克洛復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以及加入水或所述的酶反應母液,控制溫度為0~20℃,用鹽酸調整pH為0.2~0.8,然后經攪拌、提取、分層得到水相;
步驟(4)、向所述的頭孢克洛粗品中加入水或所述的酶反應母液,控制溫度為0~20℃,用鹽酸調整pH為0.2~0.8,得到頭孢克洛粗品溶液;
步驟(5)、將所述的水相和所述的頭孢克洛粗品溶液合并后,采用活性炭進行脫色,然后經過濾得到濾液,控制溫度為0~25℃,向所述的濾液中加入堿液調節pH至0.7~1.5,加入晶種進行養晶,然后調節pH至3.65~3.85,降溫至0~5℃進行養晶,然后經過濾、洗滌、真空干燥得到頭孢克洛。
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的β-萘酚頭孢克洛復合物中頭孢克洛的質量含量為60~72%。
優選地,步驟(2)中采用丙酮洗滌。
優選地,步驟(3)中,所述的乙酸乙酯的投料質量為所述的β-萘酚頭孢克洛復合物重量的2~10倍。
優選地,步驟(3)中,每1g所述的β-萘酚頭孢克洛復合物加入3~6mL所述的水或所述的酶反應母液。
優選地,步驟(4)中,每1g所述的頭孢克洛粗品加入3~6mL所述的水或所述的酶反應母液。
優選地,步驟(5)中,控制所述的頭孢克洛在所述的水相和所述的頭孢克洛粗品溶液合并后的溶液中的質量濃度為8%~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盛達藥業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盛達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83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