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燒燙傷的中藥散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6989.X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6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嚴國穩 | 申請(專利權)人: | 嚴國穩 |
| 主分類號: | A61K36/87 | 分類號: | A61K36/87;A61K9/14;A61P17/02;A61K35/32;A61K31/045;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500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燙傷 中藥 散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治療燒傷、燙傷的藥品領域,具體地涉及治療燒燙傷的中藥散劑。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皮膚被燒燙傷的情況屢見不鮮,燒燙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突發病。燒傷一般指熱力,包括熱液(水、湯、油等)、蒸氣、高溫氣體、火焰、熾熱金屬液體或固體(如鋼水、鋼錠)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指皮膚和/或黏膜,嚴重者也可傷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組織,如肌肉、骨、關節甚至內臟。燙傷是由熱液、蒸氣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傷,是熱力燒傷的一種。隨著現代工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化學和電子燒傷亦呈增多的趨勢。在森林火災、易燃易爆物燃燒爆炸、公共場所失火及現代戰爭均可造成成批的燒燙傷傷員。燒傷分為I度燒傷、淺II度燒傷、深II度燒傷、III度燒傷、IV度燒傷。I度燒傷又稱紅斑性燒傷,僅傷及表皮的一部分,可于3~5天內愈合,不留疤痕;淺II度燒傷傷及整個表皮和部分真皮乳頭層,如無繼發感染,1~2周左右可愈合,一般不留疤痕;深II度燒傷深及真皮乳頭層以下,但仍殘留部分真皮及皮膚附件,如無感染,需3~4周可愈合,常留有疤痕;III度燒傷又稱焦痂性燒傷,一般指全程皮膚的燒傷,表皮、真皮及皮膚附件全部毀損,創面修復依賴于手術植皮或皮瓣修復;IV度燒傷深及肌肉、骨骼甚至內臟器官,創面修復依賴于手術植皮或皮瓣修復,嚴重者需截肢。嚴重燒傷不單純是一種局部的損傷,而是一種全身性疾患,因為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一旦遭到嚴重燒傷,就會使其重要的保護身體內環境穩定的功能受到破壞或喪失,并導致人體發生一系列的“應激”反應,產生全身病理生理、生物化學、免疫、代謝等一系列復雜改變,可造成全身各個內臟和系統不同程度的功能、代謝和形態上的變化,從而引起燒傷病人出現諸如休克、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嚴重并發證。
在很多時候,燒燙傷會給患者帶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受燒燙傷后肉體上的疼痛持續時間貫穿于整個治療期間;有的患者即使創面愈合了,但是治療過程中所經歷的痛苦對于患者來說,每每回想起來,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更有甚者,燒燙傷造成的各種疤痕、畸形、毀容、殘疾所帶給病人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是終身的。
創面的存在是燒燙傷的主要問題,正確的創面處理十分重要,可以說,治療燒燙傷的根本問題是修復創面,盡快消滅創面,是燒燙傷治療的根本。對創面的修復貫穿于治療燒燙傷的全過程,它不僅影響著患者的病理和生理變化,而且往往還對患者肢體功能和外觀、容貌的恢復質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患者將來的生活。
目前對燒燙傷創面的治療藥物有西醫的也有中醫的。西醫治療燒燙傷創面的藥物主要是抗菌藥諸如碘胺類、金屬鹽類、抗生素類、喹諾酮類及有機磺制劑等,其中使用較廣的如具有抗菌作用的磺胺嘧啶銀,它盡管能有效控制創面感染,但是卻能一定程度上損害患者細胞的活性,特別是使用高濃度的磺胺嘧啶銀糊劑或混懸劑時,有使創面損害加深之嫌;而且,采用西藥治療燒燙傷創面,不僅花費較高甚至堪稱昂貴,而且西藥中有一定量的激素成分,治愈后極易留下疤痕或有大量色素沉積,同時,對西藥的大量使用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在中醫治療燒燙傷創面的藥物方面,我國傳統中醫學非常重視,也有很多的藥物被公開,如專利CN 103099962 B就公開了一種用于燒燙傷的外用散劑,以重量份計成分包括松樹皮100-900份、黃連10-90份、罌粟殼20-180份、苦參12-110份、梔于12-110份、白芨24-220份、地榆40-360份、蒲黃40-360份、冰片12-110份等9種中藥;專利CN 103919936 A公開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散劑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散劑以重量份計成分包括野山茶3克、紅景天6克、芭蕉葉12克、穿心蓮6克、葉下花3克、紫草12克、鳳尾草3克、苦玄參6克、延胡索3克、白芷6克,沒藥6克、紅天葵3克、翠云草24克、葛仙米12克、蕎麥12克、燒傷藤24克、火繩樹3克、柳葉蘚3克等18種中藥;專利CN 101953934 A就公開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散劑,以重量份計成分包括防風∶獨活∶甘草∶黃芩∶生地榆∶魚腥草∶黃連∶沒藥∶冰片=5~20∶5~10∶5~15∶10~25∶10~20∶5~10∶10~20∶2~20∶3~10等9味中藥,等等,但總的來說,現有的中醫治療燒燙傷創面的藥物一般原材料成分復雜,制備工序較多,成本較高;效果有限,治療周期還有進一步縮短的空間,有效成分相對來說也不是那么容易吸收;而且為了維持藥物的作用,換藥較為頻繁,既增大了藥物的消耗量和治療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療痛苦。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嚴國穩,未經嚴國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698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燒燙傷的中藥膏
- 下一篇:一種治療真菌性心包炎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