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IF鋼為過渡層的雙面鈦鋼復合板及其高溫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96868.5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50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蔣健博;王長順;及玉梅;付魁軍;王佳驥;李文斌;劉芳芳;傅博;韓嚴法;胡奉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14 | 分類號: | C22C38/14;B23P15/00;B32B15/01;B32B1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if 過渡 雙面 復合板 及其 高溫 制備 方法 | ||
1.一種以IF鋼為過渡層的雙面鈦鋼復合板的高溫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復合板由上至下由5層材料構成,分別為鈦復材層、IF鋼過渡層、普碳鋼或低合金鋼基材層、IF鋼過渡層和鈦復材層,位于上下表面的鈦復材層均為工業純鈦TA2;IF鋼過渡層為冷軋薄板,其中C、N、Ti含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C≤0.007%、N 0.002%~0.003%、Ti 0.05%~0.07%;普碳鋼或低合金鋼基材層中C含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C≤0.22%;成品復合板厚度范圍為6~75mm,復合板寬≤3m;IF鋼過渡層厚度為280~320μm;
復合板由復合坯軋制而成,生產工藝包括表面處理、復合坯組坯、真空焊接、軋制、切板、分板、表面修磨,其中:
(1)選取鈦復材、IF鋼、基材作為復合坯用原料,復合坯的上下兩層均為蓋板,組坯按照由上至下依次為蓋板、鈦復材、IF鋼、基材、IF鋼、鈦復材、蓋板的順序居中疊放,蓋板與基材之間的間隙用長方形夾條進行完全填充,形成復合坯;
基材、夾條和蓋板為C含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C≤0.22%的普碳鋼或低合金鋼;其中,基材長度為2~4m,寬度為1~3m,厚度為50~200mm;蓋板長度和寬度與基材相同,厚度為鈦復材厚度的1.5~2倍;鈦復材為工業純鈦TA2,長度為1.8~3.88m,寬度為0.8~2.88m,厚度5~30mm;IF鋼長度和寬度與鈦復材相同,厚度為0.3~4mm;蓋板、夾條和鈦復材為板材,基材為連鑄坯、中間坯或板材,基材與鈦復材厚度比為5~10,鈦復材長、寬小于基材且組坯時與基材四條邊的邊距為60~100mm;
組坯前,對基材、鈦復材和IF鋼待復合面進行表面處理,對蓋板、處理后的基材、鈦復材以及IF鋼表面進行去油污和吹掃處理;鈦復材與蓋板之間涂敷隔離劑,靜置干燥,隔離劑噴涂厚度為1~2mm;
(2)將復合坯送入真空室抽取真空后進行真空電子束密封焊接,使鈦復材處于密閉真空環境;所述真空環境的真空度為2.8×10-2~4.5×10-2Pa,真空電子束密封焊接的有效熔深為30~40mm;
(3)將焊接密封處理后的復合坯料加熱至1040~1060℃保溫,保溫時間按照1min/mm×坯料厚度計算,在1020~1040℃進行軋制,單道次壓下率為15%~25%,總壓下率為70%~75%,終軋溫度為850℃以上,空冷至室溫;
(4)將軋制后復合板進行切邊、分板、表面修磨后得到雙面鈦鋼復合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IF鋼為過渡層的雙面鈦鋼復合板的高溫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基材和鈦復材的待復合表面采用機械加工方式進行表面處理,對IF鋼過渡層采用砂紙進行表面處理。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以IF鋼為過渡層的雙面鈦鋼復合板的高溫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加工方式為銑削和磨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686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冷軋搪瓷鋼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稀土熱作模具鋼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