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射頻電子標簽技術的煤氣費計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6830.8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85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德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龍貞自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5/00 | 分類號: | G07F15/00;G08C17/02;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楊曉玲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氣 移動終端 圖像識別模塊 微處理器芯片 電子標簽 公共管理 計費中心 閱讀器 射頻電子標簽 視覺傳感器 計費系統 用氣量 上傳 示數 煤氣用量數據 無線通信模塊 無線通信網絡 圖像 定時讀取 煤氣用量 數據發 抄表 煤量 因特網 采集 保存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射頻電子標簽技術的煤氣費計費系統,包括:視覺傳感器、圖像識別模塊、電子標簽、閱讀器、微處理器芯片、無線通信模塊和移動終端;視覺傳感器采集煤氣用量示數表上的示數圖像后發送給圖像識別模塊;圖像識別模塊識別示數圖像中的用氣量數,并將識別出的用氣量數保存在電子標簽內;閱讀器定時讀取電子標簽內的數據,并上傳給微處理器芯片;微處理器芯片通過無線通信網絡與移動終端交互,將用煤量數據發送給移動終端;移動終端通過因特網與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交互,向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上傳煤氣用量數據,并獲取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下發的煤氣費數據。本發明可免除人工抄表的麻煩,實現煤氣費快速計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氣用量監控及計費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射頻電子標簽技術的煤氣費計費系統。
背景技術
煤氣計費通常都需要計費人員上門手動抄錄設置在家中的煤氣用量示數表上的數據,并以此為依據,計算煤氣用量。這樣的方式耗時耗力,遇到沒人在家的情況,就需要抄錄人員多次上門,且用戶無法知曉每天的用煤氣量,更無法判斷所要繳納的煤氣費用計費是否正確。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射頻電子標簽技術的煤氣費計費系統。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射頻電子標簽技術的煤氣費計費系統,包括:視覺傳感器、圖像識別模塊、電子標簽、閱讀器、微處理器芯片、無線通信模塊和移動終端;
視覺傳感器用于采集煤氣用量示數表上的示數圖像,并將采集到的示數圖像發送給圖像識別模塊;
圖像識別模塊用于識別示數圖像中的用氣量數,并將識別出的用氣量數保存在電子標簽內;
閱讀器用于定時讀取電子標簽內的數據,并將讀取的數據上傳給微處理器芯片;
微處理器芯片通過無線通信網絡與移動終端交互,將用煤量數據發送給移動終端;
移動終端通過因特網與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交互,向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上傳煤氣用量數據,并獲取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下發的煤氣費數據。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為藍牙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移動終端為手機或PAD。
進一步的,所述視覺傳感器為數字攝像頭。
進一步的,所述電子標簽內存儲的數據為:用氣量數和采集時間。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勢:
本發明通過視覺傳感技術和射頻電子標簽技術,實時采集煤氣用量示數表上的示數,并可通過家庭局域網絡,將煤氣用量數據發送給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再通過因特網向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上傳煤氣用量數據,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根據收到的煤氣用量數據計算該用戶應繳納的煤氣費,并將煤氣費數據下發給移動終端。本發明可免除人工抄表的麻煩,實時上傳煤氣使用量數據,用戶可通過移動終端實時獲取計費信息和煤氣用量信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射頻電子標簽技術的煤氣費計費系統,該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視覺傳感器、圖像識別模塊、電子標簽、閱讀器、微處理器芯片、無線通信模塊和移動終端;
視覺傳感器、圖像識別模塊、電子標簽、閱讀器、微處理器芯片、無線通信模塊和移動終端依次相連,移動終端通過互聯網與煤氣公共管理計費中心交互。其中,
視覺傳感器用于采集煤氣用量示數表上的示數圖像,并將采集到的示數圖像發送給圖像識別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龍貞自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龍貞自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68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