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高錳酸鉀制備供氧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5752.X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5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鄒嘉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公孫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劉備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豐澤東路106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高錳酸鉀 制備 供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供氧裝置,具體是一種高效高錳酸鉀制備供氧裝置。
背景技術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占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人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醫療用氧氣也極為重要。
但是現在制備氧氣通常采用的壓縮法需要大型的成套設備和嚴格的安全操作技術,操作難度較大且規模較大,顯得非常笨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高錳酸鉀制備供氧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高錳酸鉀制備供氧裝置,包括罐體、進料裝置、進料口、移動裝置、排氣口、供氧頭、加熱器、攪拌裝置、進氣口,所述罐體整體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罐體底部四角均設有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包括防震墊、移動輪、鎖緊器,所述四塊防震墊均勻固定在罐體底部四角,所述防震墊底部設有移動輪,并且所述移動輪上設有鎖緊器;所述罐體頂部設有進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包括輸料電機、加料口、輸料軸,所述輸料電機位于進料裝置最左端,輸料電機右側連接有中空的進料腔,所述進料腔頂部連接有加料口,并且進料腔內設有輸料軸,所述輸料軸與輸料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進料腔右側與罐體頂部中間位置的進料口相連;所述進料口伸入到罐體內的反應室內,所述反應室內部上半部分左右兩側壁均設有加熱器,所述兩加熱器之間設有若干電熱絲,所述電熱絲為弓字形結構;所述反應室下方設有過濾室,所述過濾室內部設有過濾溶液,所述過濾室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第一電機、第二電機、攪拌軸、攪拌葉、網格攪拌葉,所述第一電機設置在過濾室底部,所述第一電機中間位置設有輸出軸,所述輸出軸頂部設有轉盤,所述轉盤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上方固定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與第二電機的輸出軸同步運轉,所述攪拌軸伸入到反應室內,且所述攪拌軸左右兩側均勻設有三片攪拌葉,所述相鄰的兩片攪拌葉之間設有網格攪拌葉;所述反應室頂部左側設有進氣口,所述進氣口與罐體外殼左側壁內的輸氣管相連接,所述輸氣管末端置于過濾室內部左端,且輸氣管末端設有曝氣頭,并且所曝氣頭表面開設有若干細通孔;所述罐體外殼右側壁中間位置設有排氣口,所述排氣口通過供氧管向外接有供氧頭,所述供氧頭包括閥門、壓力表、流量表、卡接頭,所述排氣口通過供氧管與供氧頭左端連接,所述排氣口下方設有干燥器;所述供氧管上設有閥門;所述供氧頭中間位置設有流量表,所述流量表左側設有壓力表;所述供氧頭右側的輸氣管末端設有卡接頭。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罐體外殼前表面設有清廢門。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罐體為不銹鋼材質。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氣口與進氣口內均設有活性炭浸染棉。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閥門為單向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輸料軸上安裝有螺旋送料裝置。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震墊采用橡膠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便,通過加料裝置向反應室投放物料即可制得氧氣,并且能隨意控制加料速率和加料量;通過進氧口的活性炭浸染棉與過濾溶液過濾,方便得到純度較高的氧氣;通過壓力表與流量表方便得知輸氧管內氧氣狀況,并且方便通過閥門隨時調整氧氣流量;并且本發明規模較小,且安裝有移動裝置,方便搬運轉移。
附圖說明
圖1為高效高錳酸鉀制備供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高效高錳酸鉀制備供氧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高效高錳酸鉀制備供氧裝置中供氧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罐體;2-進料裝置;3-進料口;4-移動裝置;5-排氣口;6-供氧頭;7-加熱器;8-攪拌裝置;9-進氣口;10-清廢門;11-輸料電機;12-加料口;13-輸料軸;14-電熱絲;15-第一電機;16-第二電機;17-攪拌軸;18-攪拌葉;19-網格攪拌葉;20-輸氣管;21-曝氣頭;22-過濾溶液;23-干燥器;24-防震墊;25-移動輪;26-鎖緊器;27-閥門;28-壓力表;29-流量表;30-卡接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公孫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公孫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57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