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排污管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5100.6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44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征 |
| 主分類號: | E03F3/02 | 分類號: | E03F3/02;E03F5/26;E03F9/00;E03F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排污 管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管道,屬于污染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排污管道,具體適用于提高分散均勻化處理能力,以避免堵塞排水通道。
背景技術
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處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現有技術中,對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處理,缺乏很好的治理設施與方法,常導致廢水、污水的二次污染,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授權公告號為CN204780761U,授權公告日為2015年11月18日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城鎮污水及江河環保治理設施,在江河河床的兩岸邊設置排污及防災防空隧道,在河床上橫向設置低于河床面的沉沙坑,在沉沙坑的一邊上面迎水流方向傾斜安裝過濾鋼網,在排污及防災防空隧道的內下面設置污水溝,在污水溝的下面分段設置污水溝沉泥池,每個污水溝沉泥池與排污及防災防空隧道蓋板上的抽污泥管孔和污水溝蓋板上通孔上下對齊。雖然該設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廢水、污水排水通道的通暢性,但其并不對廢水、污水本身進行處理,尤其是關鍵的分散均勻化處理,還是易導致排水通道被堵塞,從而降低排水效率,引發二次污染。
公開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專利申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分散均勻化處理能力較弱、易導致排水通道被堵塞的缺陷與問題,提供一種分散均勻化處理能力較強、不會堵塞排水通道的排污管道。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排污管道,包括進水管道、出水管道與水處理單元,所述進水管道經水處理單元與出水管道相通,且在水處理單元里設置有攪拌單元;
所述水處理單元包括攪拌房、聯通室、攪拌單元與攪拌主軸,所述攪拌房的內部設置有攪拌單元,攪拌單元的中部貫穿而過有攪拌主軸,攪拌主軸的頂端、底端分別與頂部軸承、底部軸承的中部相連接,頂部軸承的側壁經左支撐軸、右支撐軸分別與左支撐座、右支撐座相連接,左支撐座、右支撐座分別位于攪拌房的左側壁、右側壁內,攪拌房的右側壁內位于右支撐座下方的部位內設置有主供熱裝置,攪拌房的左側壁內位于左支撐座下方的部位內設置有一個感溫倉,該感溫倉的外壁位于攪拌房的內部,感溫倉的內部設置有測溫傳感器,該測溫傳感器與信號發射器、電源位于同一個電路回路中,且信號發射器與主控室進行信號連接;所述攪拌房的左側壁的底端設置有聯通口,該聯通口的左右兩端分別與聯通室、攪拌房的底部相通,聯通室的頂部與出水管道相通;
所述測溫傳感器包括金屬外殼、輸入電源線、輸出電源線與蠟塊,輸入電源線的一端與信號發射器電路連接,輸入電源線的另一端穿經金屬外殼左壁上開設的下落槽后延伸至金屬外殼的內部,下落槽的底部與金屬外殼的底壁相連接,輸入電源線上位于金屬外殼內的部位通過蠟塊與金屬外殼的頂壁相粘接,輸出電源線的一端與電源電路連接,輸出電源線的另一端延伸至金屬外殼的內部,輸出電源線的另一端連接有輸出導電片,輸出導電片的背面通過絕緣管與金屬外殼的底壁相連接,輸出導電片正面的正上方設置有輸入導電片,輸入導電片的背面與輸入電源線的另一端相連接。
所述蠟塊的質量大于輸入導電片的質量。
所述絕緣管的頂端窄于輸出導電片的寬度。
所述聯通口經右分口與攪拌房的底部相通,聯通口經左分口與聯通室的底部相通,右分口直徑大于左分口直徑。
所述聯通室內設置有沿其側壁進行上下運動的推水活塞,該推水活塞的底部與上推桿的頂端相連接,上推桿的底端下延伸至聯通室的外部。
所述攪拌房的左側壁上位于感溫倉、聯通室之間的部位內設置有輔助供熱裝置。
所述輔助供熱裝置與感溫倉、聯通室之間各設置有一個隔熱層,所述攪拌房的左側壁內近進水管道的一側設置有隔進水層,攪拌房的左側壁內近出水管道、聯通室的一側設置有隔出水層。
所述攪拌單元包括多個相互平行的水平板,所有的水平板沿攪拌主軸由上至下均勻布置,每個水平板的中部都與攪拌主軸垂直連接,每個水平板上都設置有多個攪拌外延部。
所述水平板、攪拌外延部均為中空結構,水平板的外壁上開設有與其內腔相通的板出藥孔,攪拌外延部的外壁上開設有與其內腔相通的部出藥孔。
所述攪拌外延部包括豎管與橫管,所述豎管的底端與水平板垂直連接,豎管的頂端與橫管的中部垂直連接,且橫管與水平板相互平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征,未經陳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51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