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數據關聯的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在軌自主診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4343.8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35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俞潔;呂建民;劉偉;夏玉林;袁榮鋼;白沁園;韓佳鑫;鄭京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2S50/15 | 分類號: | H02S50/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關聯 太陽 電流 輸出 狀態 自主 診斷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數據關聯的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在軌自主診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通過地面試驗,獲得太陽陣輸出電流與太陽光入射角相關的理論計算模型;步驟二,使用太陽陣上安裝的模擬式太陽敏感器輸出的電流數據與太陽光照角的關系,獲得太陽相對太陽陣平面的實時入射角計算模型;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太陽入射角與步驟一中的計算模型結合,獲得太陽陣電流理論輸出值計算模型;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太陽陣電流理論值計算模型編入衛星上管理軟件,實現正常或異常狀態判斷,并給出狀態標志。本發明可以對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進行及時有效的判斷與檢測,縮短故障應對處理時間,降低衛星在軌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主診斷方法,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數據關聯的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在軌自主診斷方法。
背景技術
衛星在軌工作運行,太陽電池陣的電流輸出作為整星的能源供應,其性能直接影響衛星工作狀態,若處理不及時,終將導致衛星徹底失效,因此對太陽電池陣的電流進行有效監視和快速判斷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衛星在軌運行,將頻繁經歷太陽光照區和陰影區,且隨季節變化,太陽光照角度也將發生變化,太陽電池陣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也將存在無電流輸出或產生一定的波動,這些現象將導致僅通過太陽電池陣輸出電流變化無法判斷其性能是否正常。因此采用一種基于數據關聯的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在軌自主診斷方法,根據太陽陣電流輸出規律,通過與其他數據進行在軌聯合分析,獲得太陽陣工作健康故障狀態,用于地面及時處理應對,顯得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數據關聯的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在軌自主診斷方法,其根據太陽陣電流輸出與太陽光照角間的關系,通過模擬式太陽敏感器輸出數據進行在軌聯合分析,進行太陽陣電流輸出健康故障狀態及時有效的判斷與檢測,縮短故障應對處理時間,降低衛星在軌風險。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基于數據關聯的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在軌自主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通過地面試驗,獲得太陽陣輸出電流與太陽光入射角相關的理論計算模型;
步驟二,使用太陽陣上安裝的模擬式太陽敏感器輸出的電流數據與太陽光照角的關系,獲得太陽相對太陽陣平面的實時入射角計算模型;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太陽入射角與步驟一中的計算模型結合,獲得太陽陣電流理論輸出值計算模型;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太陽陣電流理論值計算模型編入衛星上管理軟件,使用模擬式太陽敏感器在軌輸出電流值,進行太陽陣電流理論輸出值計算,并自主與實際在軌測量值比較,實現正常或異常狀態判斷,并給出狀態標志。
優選地,所述步驟一的理論計算模型采用如下式:
I
其中,I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安裝在太陽陣上的模擬式太陽敏感器輸出數據,星上進行太陽電池陣輸出電流理論值計算并與在軌實際測量值比較,實現其正常或異常狀態判斷,并給出狀態標志。通過該方法可以有效判斷與檢測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縮短故障應對處理時間,降低衛星在軌風險。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基于數據關聯的太陽陣電流輸出狀態在軌自主診斷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未經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43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