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急慢性胃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3419.5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9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祖訓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祖訓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2 | 分類號: | A61K36/752;A61P1/04;A61K33/26;A61K31/7016 |
| 代理公司: | 貴陽春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楊云 |
| 地址: | 551700 貴州省貴陽市***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慢性 胃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急慢性胃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胃炎是最為常見胃病,主要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大類。
急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癥,臨床上分為單純性、糜爛性、化膿性。單純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飽脹、隱痛、食欲減退、噯氣、惡心、嘔吐,嚴重者嘔吐物略帶血性,白細胞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多,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充血、水腫、滲出、斑點狀出血或糜爛等。主要由于長期飲用濃茶、咖啡、烈酒、調味品等刺激性物質,或服用藥物而損傷胃黏膜引發,也可是長期進食過冷、過燙或粗糙食物等損傷胃黏膜而誘發。糜爛性胃炎起病較急,在原發病的過程中突發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吐血或黑便。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糜爛、出血或淺表潰瘍。化膿性胃炎以全身膿毒血癥和急性腹膜炎癥為其臨床表現,常有上腹劇痛、寒顫、高熱、上腹部肌緊張和明顯壓痛,尚可并發胃穿孔、腹膜炎、血栓性門靜脈炎及肝膿腫。中醫理論認為化膿性胃炎屬于“胃脘痛”病癥范疇。根據其病因病機,通常可選用消食導滯、和胃降逆、清熱解毒利濕、益氣養陰、涼血止血等進行治療。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其實質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而導致黏膜發生改變,最終造成不可逆的胃腺體萎縮、甚至消失。和急性胃炎一樣,其發病主要原因是長期的飲食因素、藥物刺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十二指腸液反流等。慢性胃炎臨床表現為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消化不良癥狀,萎縮性胃炎患者可伴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癥。中醫理論認為該病屬于“胃脘痛”病癥范疇,通常可選用和胃降逆、疏肝理氣、益氣健脾、養陰和胃、活血化瘀、清熱燥濕、溫陽散寒等法治之。
總之,該病病因比較復雜,多由于飲食不當、情志不暢、精神緊張、過冷過熱、食無定時、食物質量等因素所致。
目前西醫對急性和慢性胃炎尚無特效藥物,通常主張進食無刺激性食物,服用胃粘膜保護劑、胃動力藥、制酸劑等;只能減輕或暫緩病痛,不能有效解除病癥,治愈后易復發。中醫中藥具有較獨特的優勢,可克服化學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用藥安全、副作用小、療效可靠,能標本兼治。然而,目前治療胃病的中藥不僅組成復雜、見效慢、療程長,而且多為湯劑,服用麻煩、口感差,患者難以長期堅持服用、影響治療效果。
申請人認為,中醫治療該病應遵循清熱化濕、理氣止瀉、消食化滯、和胃降逆、健脾化瘀、益陰養胃等原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療效好、見效快、服用方便,治療急慢性胃炎的中藥。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由下列重量份的藥材粉碎后與飴糖混配而成:香樟根40~60、茴香根40~50、肉豆寇10~30、西洋參10~30克、佛手10~20、南瓜皮10~30、川芎10~30、伏龍肝10~30;其中,飴糖為10~30。
本發明的最佳技術方案為:香樟根50、茴香根45、肉豆寇20、西洋參20、佛手15、南瓜皮20、川芎20、伏龍肝20;飴糖為20。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
香樟根為樟科植物樟的根。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溫中止痛、辟穢和中、祛風除濕之功效,主治胃脘疼痛、霍亂吐瀉、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癥。《貴陽民間藥草》記載有理氣、行血、健胃之功效,主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腳汗等癥。
茴香根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根。性溫,味辛、甘。具有溫腎和中、行氣止痛、殺蟲之功效,主治寒疝、耳鳴、胃寒嘔逆、腹痛、風寒濕痹、鼻疳、蛔蟲等癥。《貴州民間方藥集》及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記載有行氣散寒、和中止痛之功效,主治胃寒腹痛、反胃嘔吐、寒疝疼痛等癥。
肉豆寇為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的干燥種仁。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之功效,用于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等癥。《本草經疏》記載肉豆寇能散能消,溫氣能和中通暢;其香氣先入脾,脾主消化,溫和而辛香,故開胃,胃喜暖故也。故為理脾開胃、消宿食、止泄瀉之要藥。
西洋參性寒,味甘、微苦;歸肺、胃、心、腎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之功效,主治氣虛陰、專火旺、咳嗽痰血、虛熱煩煩倦、內熱消渴、口燥煙干等癥。
佛手,別名佛手柑,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性溫,味辛、苦、酸;歸肝、胃、脾、肺經。具有舒肝理氣、和胃化痰之功效,主治肝氣郁結之脅痛、胸悶、肝胃不和、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暖氣、惡心、久咳痰多等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祖訓,未經朱祖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34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研磨棒的仿生加長手柄
- 下一篇:能夠自動回彈的研磨棒的加長手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