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氨酯篩板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2291.0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98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丁好奇;韓同清;李金成;王體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屹翔濾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66 | 分類號: | C08G18/66;C08G18/12;C08G18/40;C08G18/48;C08G18/42;C08G18/32;C08K9/06;C08K9/04;C08K3/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付濤 |
| 地址: | 2366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篩板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氨酯篩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預聚體的制備:將聚己內酯多元醇、聚四氫呋喃、硅沉積改性納米氧化鋁、偶聯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均勻混合后添加到反應釜中,加熱至80-90℃,以2500r/min轉速攪拌40min,然后再將反應釜升溫到112-115℃,調節釜內壓力至0.04-0.06MPa,保持溫度和壓力攪拌反應1.5h,然后向反應釜中通入氦氣排除空氣,再加入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調節溫度至102℃,反應2.5h,得到改性后的聚氨酯預聚體;所述聚己內酯多元醇與聚四氫呋喃質量比為 1:5.1-5.5;所述硅沉積改性納米氧化鋁加入量為聚四氫呋喃質量的20%;所述偶聯劑質量為硅沉積改性納米氧化鋁質量的0.15%;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質量為聚己內酯多元醇質量的0.2%;所述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質量與聚己內酯多元醇質量比為 1:1;
(2)混合:將步驟(1)所得改性后聚氨酯預聚體與含醚鍵二胺類擴鏈劑按質量比100:4-6,在120℃下攪拌混合5-7s,得到預物料;所述攪拌速度為1500r/min;
(3)澆注:步驟(2)所得預物料注入預熱至122℃的模具中,所述預熱時間為20min;
(4)預熟化與脫模:將澆注好的預物料連同模具一起放入100℃烘箱中保溫
20min,然后進行脫模,得到聚氨酯篩板制品 ;
(5)后熟化:將步驟(4)所得聚氨酯篩板制品于80-90℃下保溫20h,得到聚氨酯篩板成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篩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沉積改性納米氧化鋁制備方法為:
(1)將納米氧化鋁浸漬于甲基硅油的正己烷溶劑中,攪拌均勻,制得納米氧化鋁分散液,所述納米氧化氯與甲基硅油質量比為1:30,所述甲基硅油與正己烷質量比為1:10;
(2)將步驟(1)制得的納米氧化鋁分散液進行蒸干,放入溫度為90℃環境下陳化1.5小時,制得沉積甲基硅油的納米氧化鋁;
(3)將步驟(2)制得的沉積甲基硅油的納米氧化鋁置于馬弗爐中,進行高溫焙燒50min,然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納米氧化鋁,將改性納米氧化鋁添加到質量濃度為1.2%的鈦酸酯偶聯劑溶液中,在50℃下浸泡1.2小時,然后抽濾,在121℃下烘干至恒重,即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篩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偶聯劑為鈦酸酯偶聯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氨酯篩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含醚鍵二胺類擴鏈劑為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屹翔濾材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屹翔濾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22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