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距離檢測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88768.8 | 申請日: | 2017-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78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蘇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52;G08G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3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速傳感器 感測信號 時間戳 采集 車輛距離 檢測系統 信號處理器 行駛 車輛行駛 距離計算 速度計算 行駛車輛 傳感器 測量 發送 智能 記錄 | ||
一種車輛距離檢測系統和方法,其中,該系統包括:車速傳感器陣列,用于采集車輛行駛時所產生的感測信號,記錄任一車速傳感器采集到感測信號的時間戳;信號處理器,用于接收至少兩個車速傳感器分別發送的采集到第一車輛引發的第一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根據上述車速傳感器分別采集到第一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以及傳感器之間的距離計算第一車輛的行駛速度;接收上述車速傳感器的其中一個或任意一個車速傳感器采集到第二車輛引發的第二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根據該車速傳感器采集到第一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與采集到第二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的絕對差值以及第一車輛的行駛速度計算這兩輛車之間的距離。本發明實施例方案能夠智能地測量行駛車輛之間的距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距離檢測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使得交通負荷急劇增長,由此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然而,對城市交通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控制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交通事故頻發是制約著交通運行效率的關鍵性因素,也嚴重威脅著人們的人身安全。在實踐中發現,追尾是交通事故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駕駛者一般是通過肉眼觀察與前方車輛的距離,很可能因為前方車輛有突發情況如急剎車等導致反應不及而導致追尾。因此,如何智能地監測行駛車輛之間的距離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技術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距離檢測系統和方法,能夠智能地測量出行駛車輛之間的距離,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車輛距離檢測系統,包括:
車速傳感器陣列,設置于入口車道的車輛檢測區域的路面上,用于采集車輛在所述車輛檢測區域內行駛時所產生的感測信號,并記錄任一車速傳感器采集到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其中,所述車輛檢測區域為所述入口車道上預先劃定的車道段所形成的區域;
信號處理器,與所述車速傳感器陣列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車速傳感器陣列中的至少兩個車速傳感器發送的采集到第一車輛經過所產生的第一感測信號和所述至少兩個車速傳感器分別采集到第一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根據所述至少兩個車速傳感器分別采集到第一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以及所述至少兩個車速傳感器之間的距離,計算所述第一車輛的行駛速度;
所述信號處理器,還用于接收所述至少兩個車速傳感器中的其中一個或任意一個車速傳感器采集到第二車輛經過所產生的第二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并根據該車速傳感器采集到第一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與該車速傳感器采集到第二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的絕對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車輛的行駛速度,計算所述第一車輛與所述第二車輛之間的距離。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信號處理器,還用于檢測所述第一車輛與所述第二車輛之間的距離是否處于預設安全距離范圍內,如果檢測到所述第一車輛與所述第二車輛之間的距離不在所述預設安全距離范圍內,向所述第二車輛發送報警信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車輛距離檢測系統還包括多個車輛標識接收器,設置于所述車輛檢測區域的路面上,與所述車速傳感器陣列中的車速傳感器一對一連接,用于接收車輛在所述車輛檢測區域內行駛時發出的車輛標識信息,并將所述車輛標識信息發送至對應的車速傳感器,所述車輛標識信息用于指示車輛的身份。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車速傳感器陣列具體用于采集車輛在所述車輛檢測區域內行駛時所產生的感測信號,并記錄任一車速傳感器采集到感測信號時的時間戳,以及接收車輛標識接收器發送的車輛標識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87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