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火花塞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87308.3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0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奧利克桑德爾·伯曼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應用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T13/20 | 分類號: | H01T1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花塞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火花塞,其中,火花塞外殼與絕緣總成固定連接,中央電極被包覆于絕緣總成內;火花塞外殼內開設有中空腔,絕緣總成的絕緣體尖端設置于中空腔內,絕緣體尖端上設有火花塞電極,中央電極與火花塞電極相連接;火花塞電極為二級階梯式結構,其第二級部分與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相連接;第二級部分的下端面的外輪廓線位于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的外輪廓線的內部;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的外輪廓線與第二級部分的下端面的外輪廓線有且僅有一點重合。本發明通過火花塞電極的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的外輪廓線與第二級部分的下端面的外輪廓線有且僅有一點重合的設置,使得火花塞僅有一側與環形突出部相配合形成打火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燃機發動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火花塞。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的是使用火花塞來點燃在火花點火式發動機的燃燒室中的空氣和燃料混合物。火花塞的性能能夠直接影響發動機的性能;如果火花塞不正確地點燃位于燃燒室中的空氣和燃料混合物,則將存在至少部分未燃燒的燃料,從而導致功率的損耗、減小的燃料效率和增大的碳氫化合物的排放。而現有的火花塞均采用環周打火的形式,能源利用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火花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火花塞,包括火花塞外殼、絕緣總成和中央電極,其中,所述火花塞外殼與所述絕緣總成固定連接,所述中央電極被包覆于所述絕緣總成內;所述火花塞外殼內開設有中空腔,所述絕緣總成的絕緣體尖端設置于所述中空腔內,所述絕緣體尖端上設有火花塞電極,所述中央電極與所述火花塞電極相連接;所述火花塞電極為二級階梯式結構,所述火花塞電極包括第一級部分和第二級部分,所述第二級部分與所述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相連接;所述第二級部分的下端面的外輪廓線位于所述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的外輪廓線的內部;所述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的外輪廓線與所述第二級部分的下端面的外輪廓線有且僅有一點重合。
上述的火花塞,其中,所述第一級部分和所述第二級部分均為柱狀結構。
上述的火花塞,其中,所述第一級部分和所述第二級部分均為圓柱體,所述第一級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級部分的直徑,所述第二級部分的下端面與所述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相內切。
上述的火花塞,其中,所述第一級部分為圓柱體,所述第二級部分為長方體,所述第一級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級部分的最寬處的長度,所述第二級部分有且僅有一條高度方向上的棱與所述第一級部分的母線重合。
上述的火花塞,其中,所述第二級部分的上端面焊接有電極,所述電極為銥金電極、鉑金電極或鎳包銅電極,所述電極為錐型電極或片型電極。
上述的火花塞,其中,所述中空腔內具有環形突出部,所述環形突出部將所述中空腔分隔成靠近所述火花塞外殼的端面的第一腔和靠近所述絕緣總成的第二腔,所述火花塞電極位于所述第二腔內。
上述的火花塞,其中,所述火花塞電極的上端邊緣至所述環形突出部的內沿下端的最短處的距離為0.5-1.5mm。
上述的火花塞,其中,所述火花塞電極的上端面至所述環形突出部的下端所在的平面的距離為0.4-1.3mm。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
(1)本發明通過火花塞電極的第一級部分的上端面的外輪廓線與第二級部分的下端面的外輪廓線有且僅有一點重合的設置,使得火花塞僅有一側與環形突出部相配合形成打火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火花塞的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火花塞的火花塞電極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火花塞的火花塞電極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應用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應用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73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