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上行HARQ碼本反饋和接收方法、裝置和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84479.0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90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偉;倪吉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L1/18;H04L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潤湘 |
| 地址: | 10003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上行 harq 反饋 接收 方法 裝置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上行HARQ碼本反饋和接收方法、裝置和介質,用以在引入了基于CBG的傳輸模式后,實現HARQ碼本的反饋和接收。上行HARQ碼本反饋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上行傳輸的DCI,所述DCI中攜帶有CBG?DAI;針對所述DCI對應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窗口,按照以下流程生成上行HARQ碼本:將所述HARQ窗口內接收到的下行傳輸對應的反饋比特按序依次排列,并根據所述CBG?DAI利用預設值補齊其余比特位得到上行HARQ碼本;針對所述上行HARQ碼本生成擾碼序列;利用所述擾碼序列對所述上行HARQ碼本加擾后發送給網絡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上行HARQ碼本反饋和接收方法、裝置和介質。
背景技術
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中陳述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有技術。
在LTE(Long Time 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中,終端在某個下行子幀內接收到的傳輸塊(Transport Block,TB)會包含多個碼塊(Code Block,CB),但終端發送的上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信息是針對整個TB的,即針對該TB只反饋1bit的ACK/NACK信息。如果TB中的某個CB傳輸錯誤,整個TB內的所有CB都需要重傳。在目前5G的標準化過程中,為了提高頻譜效率,引入了基于碼塊組(CBG-based)的HARQ模式。1個TB包含多個CBG,1個CBG包含1個或多個CB。當TB中的某些CB傳輸錯誤,只需要重傳CB所對應的CBG即可。要支持CBG-based傳輸,需要終端發送多bit的上行HARQ信息,即反饋每個CBG的ACK/NACK信息。
另一方面,在TD-LTE系統中,上下行傳輸是時分的形式,上下行子幀不是一一對應的,因此來自一個或多個載波上的多個下行傳輸塊的HARQ信息會在同一個上行子幀內發送,即HARQ復用(HARQ multiplexing)。在給定上下行配比的情況下,某個上行子幀會對應固定的下行子幀集合,該集合稱之為HARQ窗口。終端在上行子幀反饋的比特數等于HARQ窗口內實際發送的下行傳輸塊的個數,這種反饋方式稱之為動態HARQ碼本。為了避免終端在HARQ窗口內漏檢下行傳輸,LTE設計了DAI(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下行配置索引值)機制,即通過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的DAI比特域來指示HARQ窗口內的下行傳輸塊個數。具體來說,調度下行傳輸的DCI信令中的DL-DAI比特域指示的是當前下行傳輸是HARQ窗口內的第幾次下行傳輸,調度上行傳輸的DCI信令中的UL-DAI比特域指示的是HARQ窗口總共的下行傳輸個數。終端通過比對DL-DAI和UL-DAI的值判斷是否存在漏檢。最終HARQ碼本長度,即終端反饋的比特數,等于UL-DAI指示的值。
如果終端被配置為基于CBG的傳輸模式,即針對HARQ窗口內的每個下行傳輸都要反饋多個比特。如果采用半靜態HARQ碼本的方式(即反饋的比特數等于HARQ窗口內下行子幀的個數乘上每個下行子幀預配置的HARQ比特數),由于HARQ窗口內的每個下行子幀并不都會有下行傳輸并且每次下行傳輸實際發送的CBG個數不一定會等于預配置的CBG個數(不同載波上預配置的CBG個數也可能會不同),這樣的反饋方式會大大增加上行控制信令的開銷和浪費,不利于上行覆蓋。因此在5G標準化進程中,尤其是引入了多比特的基于CBG的傳輸模式后,為了降低上行控制信令開銷,增強上行覆蓋,同樣需要支持DAI機制來實現動態HARQ碼本。
但是,現有的LTE中的DAI機制是TB-level,即DAI的計數是針對一個下行傳輸的。在5G中,當終端增加了基于CBG的傳輸模式時,每個下行傳輸內的CBG個數可能是不同的,依然采用TB-level的DAI無法幫助終端確定需要反饋的HARQ碼本長度。因此,在引入了基于CBG的傳輸模式后,如何進行HARQ碼本的反饋成為現有技術中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44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