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護欄碰撞檢測裝置、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83506.2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08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段云濤;胡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段云濤 |
| 主分類號: | G08B25/00 | 分類號: | G08B25/00;G08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3004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護欄 碰撞 檢測 裝置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護欄碰撞檢測裝置、系統及方法,碰撞檢測裝置包括:碰撞檢測模塊、定位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喚醒與休眠模塊、處理器、電源模塊,該裝置結構簡單、低能耗,可長時間工作;碰撞檢測系統包括:若干碰撞檢測裝置、數據存儲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報警模塊、數據接收模塊、前端展示模塊,系統的數據處理模塊核心是本發明提供的碰撞檢測算法,算法簡單、有效,能準確的定位碰撞位置,能有效的識別誤判、多判等問題,而且具有冗余性;系統具有直觀、自動化、且具有大數據處理分析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護欄碰撞檢測裝置、系統及方法,尤其適用于高速公路之類的具有緩沖結構的公路護欄的檢測。
背景技術
據2016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數據統計顯示,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2.1人,與上年持平。以2016年19440萬的汽車保有輛來計算,可得出:2016年中國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約為40824人,與2015年的36178.8人相比,增加了4646人。尤其以高速公路發生的交通事故后果最為嚴重,由于高速公路上車輛速度快,運動能量大,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所產生的撞擊力強,后果非常嚴重,常有群死群傷后果。類似情況下,髙速公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遠高于普通公路。大部分的碰撞事故是當事人清醒下,自行報警,或由在后面經過該地方的機動車駕駛員發現,向緊急服務處報警,管理部門不能第一時間掌握交通事故情況,造成了更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諸如高速路護欄之類的公路護欄是半鋼性護欄的主要形式,是一種以波紋狀的護欄板相互拼接并由立柱支撐的連續結構。這種結構具有良好的耐撞性能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既不容易被撞毀,同時又可對車輛和司乘人員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中國專利申請 CN2017101990197公開了一種高速公路智能防護欄碰撞檢測、報警裝置及方法,該專利主要是單項電路回路來檢測,如果發生碰撞,回路斷裂,則斷電檢測裝置產生斷電信號,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存在意外斷線的情況,如線路老化斷線等造成的誤報;另一個情況是回路電纜的拉緊及韌性程度都會對碰撞檢測有影響,致使無法檢測等情況;還有就是對碰撞的程度無法測量。
專利CN2013800755062公布了用于道路的防護性護欄,該專利的碰撞檢測器 / 指示器用于指示在碰撞或事故中涉及的護欄的位置并且還用于向交通控制站或公共援助人員通知事故以及事故發生的地方;該專利缺點是發生碰撞位置的精度不夠準,設備之間相對獨立,一次事故中的二次或三次撞擊,則會出現多報、誤報等情況。
專利CN2015100387644公布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公路護欄損壞事故監控系統,存在的問題是組建局域網太多;每個無線傳感器局域網主節點和子節點均安裝與護欄上,且一個局域網只有一個GSM/GPRS模塊,主節點損壞,則該局域網就失效,信息也不會發送出去,冗余性差。
專利CN2016201786779公布的一種能判斷事故位置的智能護欄,缺點在于:使用振動開關,無法測量碰撞的嚴重程度;蓄電池供電,則對于電池的充電或替換比較麻煩,設備的安裝位置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護欄碰撞檢測裝置;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欄碰撞檢測系統;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欄碰撞檢測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第一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護欄碰撞檢測裝置,包括:碰撞檢測模塊、定位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喚醒與休眠模塊、處理器、電源模塊;所述碰撞檢測模塊檢測碰撞的準確數值;所述定位模塊生成該裝置的位置信息;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用于連接移動通信網絡,并能發送信息;所述喚醒與休眠模塊使得該裝置正常情況下進入休眠模式,碰撞檢測模塊觸發時,進入喚醒模式;所述處理器控制碰撞檢測模塊、定位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喚醒與休眠模塊、電源模塊,并能將碰撞觸發后的碰撞數據、位置信息生成統一的信息經過無線通信模塊發送到后臺的監控系統;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太陽能、控制器和儲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段云濤,未經段云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35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