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最佳時機的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82865.6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13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雪連;陳宇亮;劉雪瑩;李章闖;王文強;彭宇;呂新潮;楊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 | 分類號: | G01N3/00;G01N23/046;G01N33/42;G01N1/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顏勇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路面 預防性 養護 最佳時機 確定 方法 | ||
1.一種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最佳時機的確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取樣
在擬進行預防性養護的對象路段分別鉆取試驗試樣和參比試樣;
第二步:參比試樣極限劈裂強度數據采集
對參比試樣進行極限劈裂強度試驗,獲得參比試樣的極限劈裂強度;
第三步:試驗試樣原始細觀結構數據采集及處理
取一個試驗試樣,沿其軸向每隔1-10mm,進行一次CT斷層掃描,獲取該試驗試樣原始細觀結構圖像;
選擇位于試驗試樣中間的5-20個截面,用圖像分析軟件對這些截面位置對應的CT原始細觀結構圖像進行處理,得到每個原始細觀結構CT圖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圖;根據CT圖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圖,按閾值分割法提取圖像中的裂縫與孔隙,對圖像進行二值化,繪制每個掃描截面的二值化后圖像的灰度分布圖;讀取每個掃描截面二值化后圖像的灰度分布圖中1或0灰度值的頻數P01、P02、……P0i,其中i=1、2、3……、j;對頻數P01~P0i求平均值,得到未加載狀態下的頻數平均值
第四步:試驗試樣第一次加載試驗數據采集及處理
將第三步的試驗試樣進行劈裂疲勞試驗,試驗試樣沿加載方向每變形0.2-2mm時或疲勞加載100-4000次時,按第三步CT斷層掃描的間隔和位置,進行一次CT斷層掃描,獲取第一次加載時試驗試樣細觀結構圖像;
選取第三步所選截面相同位置截面的CT圖像,用圖像分析軟件對試驗試樣細觀結構的CT圖像進行處理,得到每個細觀結構CT圖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圖;根據CT圖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圖,按閾值分割法提取圖像中的裂縫與孔隙,對圖像進行二值化,繪制每個掃描截面的二值化后圖像的灰度分布圖;讀取每個掃描截面二值化后圖像的灰度分布圖中1或0灰度值的頻數P11、P12、……P1i,其中:i=1、2、3……j;對頻數P11-P1i求平均值,得到第一次加載狀態下的頻數平均值
第五步:重復第四步,對同一試樣施加相同疲勞荷載,進行劈裂疲勞試驗,當試驗試樣沿加載方向每變形0.2-2mm時或疲勞加載100-4000次時,進行一次CT掃描,直至試樣發生疲勞破壞,分別得到同一試驗試樣從第1次到第n次疲勞加載后的1或0灰度值的頻數平均值及試樣發生疲勞破壞時的疲勞壽命Nf1,其中:n=1、2、3……m;
第六步:以頻數為縱坐標,疲勞加載次數為橫坐標,繪制疲勞加載次數-頻數曲線;對曲線進行二次求導,讀取曲線二次導數為0時對應的橫坐標值N;
第七步:對每一個試驗試樣按第三步至第六步進行處理,分別得到每一個試驗試樣的N1、N2……NR和Nf1、Nf2……NfR,其中R=1、2、3……Q;計算劈裂疲勞試驗條件下,試樣疲勞加載次數N的平均值和平均疲勞壽命
第八步:最佳預防性養護時間T的確定
t為公路的設計年限,單位: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最佳時機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試驗試樣在對象路段的輪跡帶、變形凹陷部位或已經產生肉眼可見裂縫的部位鉆取;參比試樣在路肩鉆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最佳時機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試驗試樣取樣數量至少8個;參比試樣取樣數量至少4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最佳時機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極限劈裂強度試驗,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行業標準號:JTG E20—20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286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