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流量轉發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82471.0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87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高遠;李文輝;李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03 | 分類號: | H04L12/703;H04L12/741;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龍雙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鸝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量 轉發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流量轉發方法和流量轉發裝置,該方法包括:第一網絡設備確定該接入設備的第一ARP表項,該第一ARP表項用于表示MAC地址、IP地址以及出端口之間的映射關系,該出端口包括備出端口,其中,該第一網絡設備通過該備出端口連接該保護鏈路;該第一網絡設備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流量;該第一網絡設備確定該第一MC?LAG鏈路是否存在故障;當該第一網絡設備確定該第一MC?LAG鏈路存在故障時,該第一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ARP表項中的備出端口號,經由該保護鏈路向該第二網絡設備發送該流量,該備出端口號用于指示該備出端口。本申請實施例的流量轉發方法和流量轉發裝置,有利于減小流量轉發的收斂時間。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通信領域中的流量轉發方法和流量轉發裝置。
背景技術
跨設備鏈路聚合組(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MC-LAG)是一種跨網絡設備的二層端口虛擬化技術,兩個設備有獨立的控制平面,但支持把兩個設備的端口綁定,從而把鏈路可靠性從單板級提高到了設備級,組成雙活系統。MC-LAG配對交換機對外提供MC-LAG接口,用于接入二層業務;MC-LAG配對交換機之間部署對等鏈路(peer-link)鏈路,用于MC-LAG協議消息交互,以及設備之間橫向業務流量轉發;從三層視角看, MC-LAG的配對設備又是兩個獨立的設備,可以支持獨立的網管,并作為獨立的路由節點。在具體組網時,可以通過MC-LAG技術實現匯聚層和接入層交換機之間的網絡邏輯無環化,也可以通過MC-LAG技術實現服務器雙網卡要求雙活接入的應用場景。MC-LAG可以結合普通以太、多鏈接透明互聯(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TRILL)、虛擬擴展局域網(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等技術實現服務器雙活接入。
在一個雙活系統中,具體地,以設備A和設備B為例,為了實現服務器C的雙活接入,可以將服務器C的兩個網卡分別連接到設備A和設備B,同時將該服務器C的兩個網卡綁定成一個MC-LAG雙活成員接口,使該服務器C通過第一MC-LAG鏈路和第二 MC-LAG鏈路雙歸屬連接到設備A和設備B,,設備A和設備B分別具有一個MC-LAG 雙活成員接口為接入接口。部署MC-LAG的兩臺設備A和B之間存在的一條直連鏈路 peer-link,該鏈路用于控制報文的交互和用于實現流量繞行。因此,設備A和設備B分別具有peer-link接口。此外,通過peer-link鏈路,設備A和B之間可以同步地址解析協議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報文,同步給對端設備的ARP報文,重定向到接入接口,實現設備A和設備B的ARP報文同步。
當設備A收到網絡側發送給服務器C的流量時,由于服務器C的ARP表項的出接口指向設備A的接入接口,設備A可以直接將該流量從接入接口轉發至服務器C。但是,若設備A和服務器C之間的鏈路出現故障,設備A會將之前從接入接口學習到的服務器 C的ARP表項刪除,從peer-link接口重新學習服務器C的ARP表項,此時,新的ARP 表項的出接口指向peer-link接口,設備A可以將該流量經過peer-link通道轉發給設備B,再由設備B轉發至服務器C。
因此,上述流量轉發過程需要設備A刪除已有的ARP表項,在流量到達后重新觸發ARP表項的學習,進而引發流量繞行,這樣會導致流量轉發的收斂時間較長。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流量轉發方法和流量轉發裝置,有利于減小流量轉發的收斂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24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