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安全氣簾的充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81948.3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37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蕊;陳志軍;吳勇;甘守武;周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R21/264 | 分類號: | B60R21/2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01331***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安全 充氣 裝置 | ||
1.一種汽車安全氣簾的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磁隔離箱(1)、氣囊(10),所述電磁隔離箱(1)下端設置有出氣管(2),所述出氣管(2)上設置有分配器(8),所述分配器(8)側壁上設置有出氣嘴(24),所述出氣嘴(24)上安裝有導氣管(9),所述導氣管(9)連接有多個所述氣囊(10),相鄰兩個所述氣囊(10)的上下端均通過連接部(11)相連接,所述電磁隔離箱(1)內部靠近所述出氣管(2)一端通過固定箍環(3)固定有氣體發生器(4),所述電磁隔離箱(1)內另一端設置有蓄電池(6),所述蓄電池(6)下方設置有微動開關(7),所述微動開關(7)旁邊設置有微處理器(5);所述氣體發生器(4)包括殼體(12)、起爆藥(18),所述殼體(12)外壁上設置有排氣孔(23),所述殼體(12)內部設置有第二過濾器(13),所述第二過濾器(13)內部設置有第一過濾器(22),所述第一過濾器(22)內部設置有震蕩管(21),所述震蕩管(21)內部一端設置有主氣發生器(14),所述震蕩管(21)內部另一端設置有輔氣發生器(15),所述輔氣發生器(15)內部設置有所述起爆藥(18),所述起爆藥(18)中間設置有電阻絲(20),所述殼體(12)端部設置有旋塞(17),所述旋塞(17)與所述殼體(12)之間設置有密封墊(16),所述旋塞(17)中部設置有端部封蓋(19);所述電磁隔離箱(1)采用弱磁性金屬制成;所述蓄電池(6)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電磁隔離箱(1)內部,所述蓄電池(6)與所述微處理器(5)電連接,所述微處理器(5)與汽車碰撞傳感器電連接;所述蓄電池(6)與所述氣體發生器(4)分別位于所述電磁隔離箱(1)的兩個不同的內腔內,連接所述微動開關(7)與所述氣體發生器(4)的導線從所述電磁隔離箱(1)內部的隔板內緊配合通過;所述氣體發生器(4)為圓筒形結構,所述氣體發生器(4)至少有兩個,多個所述氣體發生器(4)并聯在一起;所述分配器(8)通過螺紋安裝在所述出氣管(2)上,所述分配器(8)呈圓盤形,所述出氣嘴(24)成型在所述分配器(8)側壁上;所述出氣嘴(24)的數量與所述氣囊(10)的數量相同,每個所述出氣嘴(24)通過一根所述導氣管(9)連接一個所述氣囊(10);所述氣體發生器(4)兩端均設置有起爆藥(18),所述起爆藥(18)緊配合安裝在所述輔氣發生器(15)和所述主氣發生器(14)內;所述主氣發生器(14)產生的是氮氣,所述輔氣發生器(15)產生的是氧氣,所述主氣發生器(14)的產氣量是所述輔氣發生器(15)產氣量的4-5倍;當汽車發生撞擊時所述碰撞傳感器向所述微處理器(5)發出信號,所述微處理器(5)分析碰撞傳感器傳遞的信號強弱,當信號強度達到啟動要求時控制所述微動開關(7)閉合,所述電阻絲(20)通電后發熱引燃所述起爆藥(18),所述起爆藥(18)爆炸產生的熱量使得所述輔氣發生器(15)產生大量的氧氣,所述主氣發生器(14)產生大量的氮氣,同時爆炸的沖擊波將氣體快速沖出,氧氣和氮氣在所述震蕩管(21)內完成混合然后經過所述第一過濾器(22)和所述第二過濾器(13)的過濾后從所述排氣孔(23)排出,高壓氣體經過所述分配器(8)后分散到多個所述導氣管(9),最后進入不同的所述氣囊(10),使得多個所述氣囊(10)同時充氣,完成快速充氣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未經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194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