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81532.1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98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晉曉瞳 | 申請(專利權)人: | 晉曉瞳 |
| 主分類號: | C04B33/36 | 分類號: | C04B33/36;C04B33/13 |
| 代理公司: | 鄭州意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8 | 代理人: | 韓曉莉 |
| 地址: | 46167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震 耐摔鈞瓷 坯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鈞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
背景技術
鈞瓷以釉厚為本,其色或沉釉底、或懸釉中、或浮釉表,釉厚渾活,釉層乳光瑩潤,層次繁多透活欲滴,立體感極強。鈞瓷以窯變為神,自然窯變是鈞瓷藝術的精華所在,也是鈞瓷賴以揚名四海,蜚聲瓷林的珍奇之處。燒制中同施一種釉,一經燒成則呈五光十色即“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千變萬化的窯變效果,形成了色彩變幻無窮的神奇,紅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紅,五彩滲化,相映生輝,且有“鈞瓷無對,窯變無雙”之稱。
在制作鈞瓷的時候,雖然現在的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還是存在一些缺陷,鈞瓷在制作過程中從選料到燒制成品,期間經歷數十道生產工序,一個工序的不慎也會造成前功盡棄,這也是鈞瓷一直以來產量極低的原因。
鈞瓷使用的坯料按其性能要求所用原料不盡相同,其所用坯料一般都是以粘土為主要原料,也可稱為粘土質坯料。粘土質坯料是古今制作陶瓷普遍采用的粘土原料,按地質成因粘土通常可分為兩種類型,即殘留粘土和沉積粘土,粘土的特征是與適量的水結合后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將塑性成型的粘土制作成一定形體焙燒后會變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燒結后坯體。鈞瓷、爐鈞也不例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瓷器的國家之一。瓷器器皿作為日用器皿因其實用性和審美性沿用至今。時至今日,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已出現了許多可代替瓷器器皿的材料,如不銹鋼、塑料等,與這些材料制成的器皿相比,傳統瓷器器皿還存在著力學性能差的缺點,不抗震耐摔,使用過程不小心脫落容易摔碎,因此,需要一種全新的瓷器器皿,以解決其不抗震不耐摔的性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長石、高嶺土、火石坡土、白土、黃矸、黑黏土、石英砂巖、納米硼纖維、丁基橡膠和聚氨酯樹脂。
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長石30-40份、高嶺土30-50份、火石坡土20-30份、白土10-20份、黃矸10-20份、黑黏土20-30份、石英砂巖10-20份、納米硼纖維3-9份、丁基橡膠3-9份和聚氨酯樹脂3-9份。
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長石35份、高嶺土40份、火石坡土25份、白土15份、黃矸15份、黑黏土25份、石英砂巖15份、納米硼纖維6份、丁基橡膠6份和聚氨酯樹脂6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合理選擇配方,并添加適量的納米硼纖維、丁基橡膠和聚氨酯樹脂,可以提高鈞瓷的強度和韌性,保證其抗震耐摔,又可以改善瓷器的耐高溫性和耐磨性,本發明制得的鈞瓷坯料制備的鈞瓷性能穩定,抗震耐摔,使用方便,適應性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長石、高嶺土、火石坡土、白土、黃矸、黑黏土、石英砂巖、納米硼纖維、丁基橡膠和聚氨酯樹脂。
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長石30-40份、高嶺土30-50份、火石坡土20-30份、白土10-20份、黃矸10-20份、黑黏土20-30份、石英砂巖10-20份、納米硼纖維3-9份、丁基橡膠3-9份和聚氨酯樹脂3-9份。
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長石35份、高嶺土40份、火石坡土25份、白土15份、黃矸15份、黑黏土25份、石英砂巖15份、納米硼纖維6份、丁基橡膠6份和聚氨酯樹脂6份。
使用時,先將稱好的各個原料倒入球磨罐中,料:球:水的比例=1:(1.5-2):(0.8-1.2),滴入兩滴水玻璃作為電解質,球磨20-30分鐘即可。然后將球磨好的漿料經篩子過濾,除掉較大顆粒的雜質。將過濾好的漿料倒入準備好的模具內吸水至可以塑捏。將塑性成型的原料制作成一定形體焙燒后會變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燒結后坯體。再施釉、最后釉燒。
實施例1
一種抗震耐摔鈞瓷坯料,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長石35份、高嶺土40份、火石坡土25份、白土15份、黃矸15份、黑黏土25份、石英砂巖15份、納米硼纖維6份、丁基橡膠6份和聚氨酯樹脂6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晉曉瞳,未經晉曉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15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