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低苯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轉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79408.1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796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金泉;高永燦;崔琰;楊軼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53/02 | 分類號: | C10G53/02;C10G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鄭永勝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低苯高 辛烷值 汽油 催化 轉化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低苯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轉化方法,該方法包括:將柴油原料注入第一催化轉化反應器中與催化轉化催化劑接觸并進行第一催化轉化反應,得到第一產物和半待生催化劑;將所得第一產物和半待生催化劑送入第二催化轉化反應器中與甲醇接觸并進行第二催化轉化反應,得到第二產物和待生催化劑;將第二產物進行分離,至少得到干氣產物、液化氣產物、汽油產物和柴油產物;將待生催化劑進行再生后作為所述催化轉化催化劑送入所述第一催化轉化反應器中。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通過強化甲醇與柴油原料之間的耦合反應,生產低苯、高辛烷值的汽油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低苯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轉化方法。
背景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用汽油標準GB17930-2013中,對車用汽油的技術要求烯烴含量不大于24%(體積分數),芳烴含量不大于40%(體積分數),苯含量不大于1.0%(體積分數)。而中國未來新的汽油標準還可能參考美國聯邦汽油標準的要求,要求烯烴含量不大于15%(體積分數),芳烴含量不大于35%(體積分數),苯含量不大于0.8%(體積分數),要求更加嚴格。為增產高品質的汽油產品,目前比較常規的方法是通過中間產物輕柴油或催化裂化LCO的二次反應,來增產高辛烷值汽油調和組分,如洛陽工程公司開發的FDFCC技術等。文獻《FDFCC多產汽油工藝研究》中提到,中間產物輕柴油二次反應可生產更多高辛烷值汽油餾分,但汽油中苯含量(體積分數) 均大于0.8%,特別是反應苛刻度較高時,如高反應溫度,苯含量更高。
另一類技術是由甲醇直接制取汽油,即MTG過程,采用的催化劑主要為含ZSM-5分子篩催化劑,其中汽油中芳烴含量30%,烯烴含量12%, USP3894104中公開了一種甲醇制汽油的技術,C5+汽油中的芳烴含量達50%以上。同時MTG過程還面臨一個共同問題,產物汽油中均四甲苯含量高,需要將均四甲苯提取或再轉化,如中國專利CN 104058913A公開了一種從甲醇合成油中提取均四甲苯的方法和裝置。
部分專利文獻還提到了將石油烴與甲醇共反應獲得改質汽油的方法。
中國專利CN 101210190A公開了一種重質石油烴與甲醇共同進料制取低碳烯烴和汽油的方法,該方法以重質石油烴和甲醇作為原料,在復合的分子篩催化劑上,在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上進行,工藝的操作溫度在480~600℃之間,系統壓力在0.01~0.51MPa之間,重時空速在1.01~20.1h-1之間,劑油比在1.0~20.1范圍,甲醇占原料油的1.5~50w%,注水量占原料油的5~ 50%,所述的復合分子篩催化劑含有重量比為1:0.1~1.0的擇形分子篩和大孔分子篩。但是該技術主要用于增產低碳烯烴,并未涉及降低汽油中苯含量的問題。
現有煉廠中,為了方便利用煉廠已有催化裂化裝置轉化柴油,一般將柴油直接在催化裂化反應器(或稱為催化轉化反應器)中進行催化轉化反應,但是卻會產生柴油二次反應所產汽油的苯含量偏高的問題,汽油須通過后續處理進一步降低其中的苯含量,但是卻會進一步帶來干氣和焦炭提高,汽油損失增加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低苯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轉化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通過強化甲醇與柴油原料之間的耦合反應,生產低苯、高辛烷值的汽油產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產低苯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轉化方法,該方法包括:將柴油原料注入第一催化轉化反應器中與催化轉化催化劑接觸并進行第一催化轉化反應,得到第一產物和半待生催化劑;將所得第一產物和半待生催化劑送入第二催化轉化反應器中與甲醇接觸并進行第二催化轉化反應,得到第二產物和待生催化劑;將第二產物進行分離,至少得到干氣產物、液化氣產物、汽油產物和柴油產物;將待生催化劑進行再生后作為所述催化轉化催化劑送入所述第一催化轉化反應器中。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將外產柴油和/或所述柴油產物作為所述柴油原料送入第一催化轉化反應器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94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