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碾壓混凝土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79015.0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62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謝祥明;孟慶紅;陳再;廖偉權;張建明;陸建軍;謝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粵水電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E02B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任毅 |
| 地址: | 511340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碾壓 混凝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碾壓混凝土壩,其特征在于,包括壩體上游迎水面區域(5)、壩體內部區域(6)和壩體下游面區域(7),所述壩體內部區域(6)位于所述壩體上游迎水面區域(5)和壩體下游面區域(7)之間,所述壩體上游迎水面區域(5)采用低塑性低水化熱大級配混凝土,所述壩體內部區域(6)采用三級配碾壓混凝土,所述壩體下游面區域(7)采用變態混凝土,所述低塑性低水化熱大級配混凝土、三級配碾壓混凝土和變態混凝土外摻一種水化熱抑制劑,1m3所述低塑性低水化熱大級配混凝土包含的材料及用量為:115kg水、161kg水泥、69kg粉煤灰、632kg砂、295kg小石、590kg中石、590kg大石、2.30kg緩凝高效減水劑、0.046kg引氣劑、2.30kg水化熱抑制劑,1m3所述三級配碾壓混凝土包含的材料及用量為:90kg水、56kg水泥、84kg粉煤灰、733kg砂、427kg小石、499kg中石、499kg大石、2.30kg緩凝高效減水劑、0.046kg引氣劑、2.30kg水化熱抑制劑,所述變態混凝土為所述三級配碾壓混凝土的材料加注水泥漿制成,所述水泥漿包含的材料為所述三級配碾壓混凝土的材料去掉其中的砂石骨料。
2.一種碾壓混凝土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混凝土的生產,組成混凝土的各種材料按比例混合,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水泥、粉煤灰、砂、小石、中石、大石、緩凝高效減水劑、引氣劑,使用攪拌機攪拌從而生產出低塑性低水化熱大級配混凝土、三級配碾壓混凝土和變態混凝土,1m3所述低塑性低水化熱大級配混凝土包含的材料及用量為:115kg水、161kg水泥、69kg粉煤灰、632kg砂、295kg小石、590kg中石、590kg大石、2.30kg緩凝高效減水劑、0.046kg引氣劑、2.30kg水化熱抑制劑,1m3所述三級配碾壓混凝土包含的材料及用量為:90kg水、56kg水泥、84kg粉煤灰、733kg砂、427kg小石、499kg中石、499kg大石、2.30kg緩凝高效減水劑、0.046kg引氣劑、2.30kg水化熱抑制劑,所述變態混凝土為所述三級配碾壓混凝土的材料加注水泥漿制成,所述水泥漿包含的材料為所述三級配碾壓混凝土的材料去掉其中的砂石骨料;
b)、運輸與攤鋪,把所述低塑性低水化熱大級配混凝土、三級配碾壓混凝土和變態混凝土分別運輸并澆筑到壩體上游迎水面區域(5)、壩體內部區域(6)和壩體下游面區域(7),然后把各混凝土攤鋪平整;
c)、碾壓混凝土,對所述壩體上游迎水面區域(5)的低塑性低水化熱大級配混凝土采用高頻振搗器振搗密實,對所述壩體內部區域(6)的三級配碾壓混凝土采用由下往上的分層攤鋪和分層碾壓施工,并采用厚層碾壓施工技術和綜合溫控措施;
d)、切縫,在垂直壩體軸線方向切割若干結構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的綜合溫控措施包括針對不同季節和氣溫采取不同措施,高溫季節12時~16時溫度高于30℃停止施工,錯開高溫時段進行施工作業,而低溫季節施工則采用保溫措施,施工期間完成一次澆筑后鋪蓋一層隔熱保溫材料,到下一次澆筑時再移除。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的綜合溫控措施包括采用分層分塊施工,每3m高度設置施工分層,層間間隔時間7d~10d,單塊倉面面積不超過3000m2,采用跳塊間隔倉面碾壓作用,充分發揮壩體自然散熱作用,壩內最高溫度控制在不高于當地年平均氣溫16℃。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的綜合溫控措施包括控制所述步驟a)中砂石骨料的溫度,所述砂石骨料采用高堆料和底部取料法,進入攪拌機所述砂石骨料溫度不高于當地當月平均溫度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粵水電勘測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粵水電勘測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90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