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73485.6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413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成超麗;張俊天;賴瓊瑋;譚傳波;劉芳;洪穗;曾琴;羅秋蘭;謝丹;林永強;凌小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三湘茶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D9/02 | 分類號: | C11D9/02;C11D9/38;C11D9/44;C11D9/50;C11D9/60;A61Q19/10;A61Q19/00;A61P29/00;A61P1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經脫敏 處理 桑蠶 蠶絲 山茶 手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其按照質量份數由以下成分制成:山茶油12-20份、甜杏仁油10-20份、葡萄籽油8—15份、椰子油10-18份、棕櫚油10-18份、去離子水14-20份、氫氧化鈉8-12份、桑蠶繭殼3-5份、茶籽提取液3-6份、香精0.1-0.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籽提取液制備工藝具體如下:
(1)壓榨:將油茶籽壓榨獲得山茶籽渣;
(2)浸出:將步驟(1)獲得山茶籽渣通過正己烷溶劑浸提,獲得去油山茶籽渣;
(3)粉碎:將步驟(2)制得的去油山茶籽渣粉碎,經30目-100目篩網過篩,得到山茶籽粉;
(4)熱萃:稱取步驟(3)制得的茶籽粉和去離子水混合,加熱,攪拌,冷卻后經150-200目濾布過濾得濾液1;
(5)酶解:將步驟(4)所得濾液1的pH值調節至2.5-4,加入酸性蛋白酶,水浴加熱至50-60℃,20-30min后,加入脫色劑,再加熱至80-100℃,持續攪拌30min,冷卻過濾得濾液2;
(6)精制:將步驟(5)獲得的濾液2添加助濾劑,過濾,調整茶籽提取液pH值到5-6,獲得澄清山茶籽提取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山茶籽粉和去離子混合比例為1:(3-10),加熱至60℃-100℃,攪拌速度為20-60轉/分鐘,攪拌40-60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酸性蛋白酶為選育優良宇佐美曲霉經深度發酵制成,與濾液1的重量比為(0.1-4):100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脫色劑與濾液1的重量比為(1-2):100;所述的脫色劑是活性炭和活性白土,吸附比表面積1000-1500m2/g或吸附能力達到80%-100%,以重量比例計算,活性炭:活性白土=1:(3-1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的脫色劑與茶籽粉的重量比為(1-2):10。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其特征在于步驟(6)硅藻土的添加量為濾液2重量的1-6%,通過葉片過濾機過濾,獲得澄清山茶籽提取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經脫敏處理的桑蠶繭殼蠶絲山茶手工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
(1)將椰子油、棕櫚油、葡萄籽油加熱溶解,然后加入山茶油、甜杏仁油,攪拌溶解;
(2)將氫氧化鈉溶于去離子水中,加入桑蠶繭殼,攪拌均勻后,至完全溶解,緩慢加入步驟(1)得到的油脂中,持續攪拌,經皂化反應呈絲狀時,加入茶籽提取液、香精,攪拌均勻后,倒模,成型后脫模,經養皂熟化后得手工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三湘茶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大三湘茶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348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