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板半膜菱形LNG圍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73399.5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5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馮琦;郭培軍;徐堂生;向溢;湯國民;丁俊杰;陳艷;高起占;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有限公司;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25/16 | 分類號: | B63B2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1317 | 代理人: | 張寧展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 菱形 lng 圍護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液化天然氣(簡稱為LNG)圍護系統,特別是一種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LNG圍護系統,特別是最為相似的是由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IHI)開發的自撐式棱形B型(SPB)圍護系統。該圍護系統內艙由不銹鋼或鋁合金焊接而成,艙內設緩沖艙壁、扶強材和橫向邊板,能夠有效消除內部液體的晃動。艙體外部由預制的聚氨酯隔熱塊包裹。內艙與船體通過固定在船體上的支撐塊支撐。在內艙頂部通過一個楔子與船體上的楔形槽進行限位,防止內艙在船艙內移動。內艙與船體之間留有間隙,方便檢查內艙,底部鋪有次屏蔽,用來承接一旦內艙發生泄漏時流出的LNG。
自撐式棱形B型圍護系統最大的優勢是通過艙內設置一些結構來消除內部液體的晃動并且使液貨的裝載不受限制。但是這樣會犧牲一部分艙內的容積,內艙內部結構復雜。而且僅僅通過內艙頂部的楔子對內艙進行限位,會造成內艙和船體在此部位應力集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所述的平板是指其內艙罐由形狀規整的鋁制或鋼制平板焊接而成,半膜是指其圍護系統的次屏蔽僅需部分包裹而不用完全包裹內艙罐,棱形是指該圍護系統整體外形為規整的類似于棱柱形的多邊形柱體結構,該圍護系統具有容積率更大、重量更輕、對船體結構的影響更小的優點。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其特點在于包括內艙罐、隔熱層、外部鋼框架和通用支撐物,所述的內艙罐的內部僅有支撐外殼的扶強材,所述的內艙罐外包裹完所述的隔熱層后直接落座在船體內的次屏蔽上,所述的鋼框架構成所述的船體內的一部分,所述的內艙罐的頂部和四周通過通用支撐物與所述的鋼框架相連,所述的通用支撐物有縱向移動、橫向移動和圍繞自身軸線旋轉3個自由度。
所述的內艙罐由鋁合金或鎳鋼焊接制造。
所述的隔熱層的材料為聚氨酯。
所述的鋼框架的材料與船體的建造材料相同。
所述的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的建造、安裝、絕緣以及測試均在船體外進行,之后整體吊入船體進行裝配。
鋼架與鋁質的內艙罐的連接通過一種已獲得專利的通用支撐物(請參見專利US7896188B2,2011.05.01;US8430263B2,2013.04.30;CN101674976B,2013.11.20)實現,允許內艙罐膨脹、收縮,同時將液體和晃蕩載荷直接傳遞至船體結構,使維護系統沒有裝載限制,也不會受到晃蕩的影響。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如下:
本發明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的內艙罐為柔性罐,內艙罐的內部僅有支撐外殼的扶強材,無額外結構,與現有的SPB型LNG圍護系統相比,內艙罐的結構更加簡單,耗費工時更少,重量更輕,內部容積率更大。
現有的SPB型LNG圍護系統僅僅是通過頂部的楔子來對圍護系統進行限位,在惡劣海況的情況下對對應的船體部位容易形成應力集中,而本發明LNG圍護系統是通過內艙罐四周均勻分布的通用支撐物來限位并固定的圍護系統,所述的通用支撐物有縱向移動、橫向移動和圍繞自身軸線旋轉3個自由度。這種裝置能夠充分吸收液貨晃蕩產生的沖擊。載荷分布更加均勻,對船體的結構造成的影響更小。
本發明LNG圍護系統,具有容積率更大、重量更輕和對船體結構的影響更小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SPB型LNG圍護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100立方米FSP LNG圍護系統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內艙罐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2、圖3、圖4,圖2是本發明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的一個實施例容積為100立方米的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內艙罐的內部結構示意圖,由圖可見,本發明平板半膜棱形LNG圍護系統,包括內艙罐1、隔熱層2、外部鋼框架3和通用支撐物4,所述的內艙罐1的內部僅有支撐外殼的扶強材11,所述的內艙罐1外包裹完所述的隔熱層2后直接落座在船體5內的次屏蔽6上,所述的鋼框架3構成所述的船體5內的一部分,所述的內艙罐1的頂部和四周通過通用支撐物4與所述的鋼框架3相連,所述的通用支撐物4有縱向移動、橫向移動和圍繞自身軸線旋轉3個自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有限公司;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江蘇)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有限公司;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33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